第70章 那美人儿也看着朱……(第2/3页)

莫云卿说道:“在华亭的时候,有一日,我去他家,见桌上有一帖子,写着‘琵琶四斤’,相与大笑。”

朱翊钧不明白:“笑什么?”莫云卿看向袁福徵,又忍不住笑起来:“因为枇杷不是此琵琶。”

袁福徵摆摆手:“都说了,乃年幼时所写,只因当时识字差。”

朱翊钧越听越糊涂:“什么琵琶琵琶,你们在说什么呀,我越听越糊涂了。”

莫云卿朝他招招手:“小公子你来。”

朱翊钧走到他身旁,莫云卿一手揽着他,一手沾了茶水在石桌上写字给他看:“此‘枇杷’非彼‘琵琶’。”

袁福徵说道:“当时云卿还取笑我: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朱翊钧养在深宫,哪曾听过这样的文人轶事,光是莫云卿随口作的两句诗,就让他耳目一新,实在有趣极了。

石桌上,莫云卿用茶水写的字迹还未干透,一笔一划沉稳矫健,线条醇厚饱满,清峻豪迈。

朱翊钧回过头来,看着莫云卿,这个人长得好看,字也好看,还会写好玩的诗,若是他不出宫,哪里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人。

莫云卿又剥了一颗枇杷,送到朱翊钧的嘴边:“来,这是我昨日进京带来的,小公子尝尝这味道如何。”

朱翊钧咬了一口,果肉清甜多汁,带着微酸,吃到嘴里,朱翊钧才想起来:“这个果子我吃过的。”

没有什么水果是皇宫里没有的,就算生长在南方,也会作为贡品送入京师。只是皇上宫里,爱吃的玉皇李常见,枇杷不常见而已。

既然吃过,朱翊钧对果子就没了兴趣,反而对这个莫云卿更感兴趣。

他问莫云卿:“你是江南什么地方的人?”

莫云卿笑道:“小公子可曾听过松江府华亭。”

朱翊钧摇头:“没听过。”

莫云卿又道:“今日在灵济宫讲学的大人,小公子可知道是谁?”

这个朱翊钧自然知道:“是徐阁老。”

他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年纪,竟还识得徐阁老,想来,莫云卿方才对他“门第极高”的猜测应该是正确的,这莫不是哪位阁老家中的晚辈。

“徐阁老是我通家世伯,我俩今日被好友拉过来凑热闹。”

朱翊钧没读过“通家之好”这个词,但也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他们家和徐家世代交好。

朱翊钧又问他:“你是来考试的吗?”他想了想,莫云卿长得这么好看,如果他考上了参加殿试,自己肯定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可是,殿试那么多人,朱翊钧看了个遍,他不记得其中有莫云卿。于是安慰道:“没考上没关系,下次再考。”莫云卿大笑:“我不考试,只是来京畿游历。”

“不考试?”朱翊钧皱眉,“是因为你不好好读书,考不上,所以不考吗?”

“哈哈哈~”一旁的袁福徵大笑,“小公子有所不知,云卿可是松江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朱翊钧听过的“神童”两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现在又来一个。

不过,他的小脸上满是怀疑:“我不信!神童都要考试的,徐先生考了八次。”

莫云卿不置可否:“我一次也没考过。”

朱翊钧问:“为什么?”

“志不在此。”

“嗯?”朱翊钧震惊中带着满满的疑惑,徐阶、高拱、张居正、李春芳、袁炜、胡宗宪……他能数出来的文官,不是进士及第就是进士出身,至少也得是个同进士出身。

徐渭考举人考了八次,七八十岁仍旧奋战在科举路上的大有人在。

他第一次听到有读书人说“志不在此”。

“什么叫志不在此?”

莫云卿道:“就是不想当官。”

“不想当官你想做什么?”

“游历山水,诗词文章,书法绘画,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不行!”朱翊钧忽的站起来,“我不同意!”

“……”

他这一嗓子,把旁边两人都惊着了,莫云卿不喜科举业,怎么还需要他同意?

但这小家伙生得漂亮又可爱,连蹙眉、嘟嘴也赏心悦目。大方得体,又不认生,可太招人喜欢了。莫云卿和袁福徵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乐在其中。

冯保几人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听见他这一嗓子,也没弄明白,本来聊得好好地,怎么又吵起来了。

袁福徵问道:“你为何不同意?”

朱翊钧看着莫云卿,义正言辞:“你长得那么好看,为什么不当官!”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人被他逗得前仰后合,莫云卿道:“我的天,这究竟是谁家的小公子?实在有趣得很。”

朱翊钧站上旁边的石墩:“你们不许笑,我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