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隆庆也觉得他的儿……(第2/2页)

张四维的父亲,王崇古的妹夫正是山西最大的盐商。

朱翊钧曾在奏章中,看到过关于边镇屯田、管理盐政的奏请,说起来还是与王崇古有关,正是他调任宣大总督提出的。但对于朱翊钧来说,盐法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他既不了解本朝实行的盐政,也不了解盐法败坏带来的危害。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随便从文渊阁找个人问一问,或是查阅之前的诏书就能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事情还要从洪武时期说起,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明,便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刚刚经历战乱的国家和百姓休养生息,复苏经济,中原地区趋于安定。

然而,北元残余势力不断试图南下,迫使朝廷将大量军力囤驻于北边重镇。但北方地区,尤其是边镇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军需粮草需求量巨大,但供给严重不足。

于是,太祖高皇帝便制定了开粮纳中的办法,即开中法。简单说来,就是朝廷招募商户,根据需求将粮草物资运往边镇,换取盐引,再通过盐引到指定盐池等待支盐,再把盐送到指定地区售卖。

这样一来,军需得到供给,商户赚取银两,食盐也不再被官府垄断,百姓有更多选择,三赢的局面。

随着开中法的发展,商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从内地雇佣劳动力,到边镇开垦荒地,用种出的粮食运到军队直接换取盐引,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这叫商屯。

随着商屯的出现,边镇地区的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吸引更多内地人口前往定居。不仅如此,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商户和百姓还会自发修筑各种防御攻势,进一步让边境向长城以外的北边扩大,军民一体,大大提升了北部边防的防御能力。

为了保证这一政策得以实施,太祖高皇帝还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凡监临官吏诡名及权势之人中纳钱粮、请买盐引勘合侵夺民利者,杖一百,徒三年,盐货入官。功臣家中到盐引,尽行没官。”

然而,就跟田赋税制一样,再完善的制度随着时代变迁,朝廷腐败,都会弊病丛生,开中法也逐渐败坏殆尽。

天顺至成化年间,宗室﹑官宦见有利可图,便大肆向皇帝索要盐引作为赏赐,再转手卖给盐商。

看到这里,朱翊钧脑子里浮现出曾经冯保跟他提过的一个词——通货膨胀。

但这与通货膨胀不同,盐引泛滥导致的后果是,盐商空有盐引,却无盐可提,排队要排到几十年后。

这不仅打击了盐商向边关输送粮草的热情,更是让国库盐引收入大大降低。从洪武、永乐时期的五六百万两,到弘治时期减少到不足百万两。

本来良性循环的开中法,现在变得举步维艰,边关粮价飞涨,私盐泛滥。

到了弘治年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孝宗接受了户部尚书叶淇的办法——纳银领取盐引,简单说来就是盐商不用再运粮到边关,只要向户部缴纳银两,就可获取盐引。

看到这里,朱翊钧震惊不已,身为户部尚书为什么会提出如此离谱的解决方案,而被称作一代明君的孝宗竟然同意了。

叶淇的方案短时间内确实效果显著,实行之初国库就增加了两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然而,连朱翊钧这个十岁出头的孩童也知道,历朝历代,都是由朝廷垄断官盐。若只是想要增加国库收入,太祖高皇帝为何要多此一举,发放盐引?

盐引本就始于宋代,而宋代之所以没能兴盛此法,也正是舍不下这笔可观的国库收入。

而太祖高皇帝设立开中法的目的,正是要拿出这一部分国库收益,让利给盐商,以保证边防军需供给,从而带动边关经济。

太祖高皇帝费尽心思制定出完善的政策,经过天顺、成化和弘治祖孙三人的操作,彻底宣告失败。

而纳银领取盐引的方法,直接将边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抽离,商户逐步撤出,商屯荒废,边镇军需再度紧张,军费支出大幅提升。

出售盐引非但没能解决国库收入问题,反而使得财政危机进一步加重。

到了嘉靖朝,也曾有过言官提出恢复开中法。可是世宗沉迷修道,每年需要耗费大量银两,他只想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流入国库,甚至是他的私库,并不想舍弃利益重新建立制度。

直到隆庆二年,王崇古赴任宣大总督,以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管理盐政﹑屯田﹐督办九边重镇屯务,但这几年来收效胜微。

如今,郜永春奉旨巡视河东的盐事,称盐法毁坏由于官宦横行,大商谋取专利。王崇古、张四维正是利用职务之便,为家族谋取大量盐引,阻碍了开中法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