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2页)
丛欣跟着笑,甚至感觉有点嗑到了。
整个菜场逛完一圈,三个人提着食物原路出来。
丛欣忽然看到菜场门口那条路上开着家小吃店,名字有点眼熟。她走过了才想起来,就是原本开在望云路蓬莱路口的那一家。高中一年级的暑假,她跟时为一早跟着朱明常出来买菜,经常吃这家的生煎和锅贴。十几年过去了,居然搬迁到了这里,仍旧在营业。
她让外公外婆稍等,特地跑回去拍了张照片,发在“406”那个群里。
那天午饭和晚饭,她都是在外婆家吃的,吃三顿白食难免有点不好意思,便也帮他们做了不少事情。
她替朱明常转了一台旧手机上的聊天记录,替沈宝云抄了一段沪剧的简谱和唱词。
还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是沈宝云一直用来改衣服的,不知怎么坏掉了。丛欣说换台新的吧,电动的那种。但沈宝云嫌太浪费,而且丛欣也知道这台缝纫机是四十多年前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回家开了车过来,跟朱明常一起把这大家伙拆开,装进后备箱,再送去天津路中央商场,找个老师傅,看看还能不能修理。
也是在那儿等着维修的时候,小灰人才在群里回了条消息,没头没脑的一句:那时候三块五。】
丛欣琢磨了一下,总算弄明白他说的是从前的价钱。在她发的那张照片上,生煎和锅贴的标价已经是七块钱一两了。她看着这句话笑了,忽然有种时间悠然流过的实感。
*
晚上快到闭餐的时候,时为才得空看手机,发现上面一连串的未接来电和新消息提醒。
待他飞奔离开酒店,打了辆车赶到医院,沈宝云已经从急诊进了骨科病房。丛欣出来,在住院部骨科病房那一层的电梯厅里接到他,跟他说了事情经过。
他们那时候刚吃完饭,丛欣去中央商场取那台修好的缝纫机,朱明常出门倒垃圾,沈宝云一个人在家,不小心摔倒了。当时觉得没什么,人能站起来,还走了几步,挪到沙发上坐好。等朱明常倒完垃圾回来,进门就看到她仍旧坐在那里。
丛欣后来赶到,沈宝云还笑着把当时的对话学给她听。
她叫他:老朱。
朱明常说:啊?
她说:我大概闯祸了。
朱明常没懂,用一种揶揄的口气说:你又做啥啦?
沈宝云说:我跌了一跤,感觉不大好。
丛欣讲到这里,忽然有点想哭,她低头忍了忍,控制住自己的声音,继续说下去:“检查都做了,髋部骨折。医生讲可以手术,也可以保守治疗。叫家属商量,决定选哪一种。”
时为说:“那医生建议呢?”
丛欣一边回忆一边告诉他:“医生建议手术,置换一个人工关节,顺利的话能恢复到自己走路。但是考虑到外婆已经八十五岁,还有高血压这样的基础病,术中术后都可能有风险,全麻对心肺功能也是种考验,到时候可能供氧不足引起脑病。也有保守治疗方案,但那样的话,就是瘫痪在床上了。而且也不是说就会没事,卧床也会有并发症,身体状况会慢慢变坏……”
两人其实都没经历过这种事,两个选项说完,站在那里仍旧无措,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选择。
旁边一个中年女人听见他俩说话,插嘴说:“我妈就是刚做完手术,在ICU里一天多了,还没醒呢。”
“多少岁啊?”丛欣问。
女人回:“六十九,也是高血压,平常吃的药,病史什么的我都整理好了给医生,做过评估才动的手术。”
女人没再往下说,但听的人都能懂。概率这种东西落到一个人头上,其实只有零和百分百两种可能。
他俩没讨论出一个结果,倒是丛欣的手机响了。她接起来,那边是沈宝云,还是用一贯温温软软的语气说:“为为到了吗?你带他来病房里吧,我们一起商量。”
“好。”丛欣答应,带着时为去了病房。
她这回没听沈宝云的话,骨科有特需的单人间就立刻住了进来,否则这时候大概还在急诊抢救室里等床位。
两人走进去,便看到沈宝云躺在病床上,面色有些苍白,精神尚好。朱明常站在床尾,也像他们一样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