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页)
本身卫辉府那边的棉花就是品质好价格低,才都涌到那边去买的,哦,现在去别处买价格更高的棉花,再去送到卫辉府?除了差价还有各种人工、运输的费用,一来一去,要耗费多少要银两?!
另外,卫辉府居然还说剩下的棉花还都不卖给他们了!!还是那句话,那他们就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去别处采买?
若是一个两个卫辉府的商人这样说也就算了,毕竟成不了什么气候,大不了不从你这边买,我从别的卫辉府的商人那边买不就行了。可问题是,卫辉府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居然都拒绝和松江府做生意了,一点漏洞空子都钻不到!
这委实有点可怕了。
到底如何做到这般齐心,这是松江府的商人们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毕竟商人逐利,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钻,有些道德水平不高的商人,更是践踏着《大明律》在挣钱。别说是官府指使得动他们,若是官府有这么大的能耐,当时关海禁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人偷偷走私吗?还有汪直这样的大走私头目“南面称孤”吗?不早就乖乖地朝廷说什么是什么,指哪打哪吗?
对那些商人来说,谁动了他的利益,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好使!
就拿这次松江府做纺织的大商人联合起来要对卫辉府施压来说,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才能如此齐心协力,而卫辉府的人面对这种局面,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和松江府偷偷做生意吗?一个个地都这么高尚?
毕竟如果这个时候,卫辉府的商人都不做松江府的生意了,如果有人跳出来撕出一道口子,那么这个人必将赚的盆满钵满,满嘴流油,到那个时候,背信弃义又算什么?
可是无论松江府那边如何试探,卫辉府的人就是不动如山,哪怕有人暗中说不退回自己采购的那批棉花,生意照旧,对方也还是不理不睬!
生意人的两面三刀多了去了,只要能有钱挣,牺牲一点良知道德又怎么样?可是卫辉府的商人地主居然都把银子往外推,连根针都插不进去,这也真是奇了怪了!
齐会长见此情况更是怒不可遏,拍着桌案怒斥道:“既然卫辉府那边给脸不要脸,那也不必再试探,能退的货全部退了,接下来再缺棉花,咱们换个府采买就是!张德府,大名府、怀庆府、南阳府就没有棉花卖了?到时候就让卫辉府的棉花烂在地里吧!”
有些人立马附和、跟着齐会长一起痛骂了卫辉府不识好歹,有些头脑清醒的人则是暗地里撇嘴:说的轻巧,这些府也有固定的客源,现在他们贸然和人抢棉花,殊不知这些府的人不会坐地起价?弄来弄去,都弄到自己头上,真是晦气!
“忍过这一年,到了明年,卫辉府的人见棉花卖不出去了,他们还会如此硬气吗?还敢如此硬气吗?到时候就轮到他们求爷爷告奶奶了,届时不扒他们一层皮,都难解我今日的心头之气!”
松江府的纺织大商人们咬牙切齿道,这是现在见拿捏不到卫辉府,只能通过时间来熬死他们了。
毕竟若是松江府一直不问卫辉府采购,那么卫辉府必定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压力,到时候改弦易辙不过是板上钉钉之事,更大的好处还在前方等着他们呢。
如今双方的日子都不好过,就看谁熬得过谁,松江府是自信满满,认为凭借他们的财力要压制住卫辉府,根本不成问题,所以松江府这边开始了退货潮,数不清的棉花再次从松江府发往了卫辉府,每天卫辉码头处都有松江的船只过来,秦修文让人登记造册,被退回的棉花由各家清点签字之后,直接派人免费搬运入新码头的仓库,完全是一条龙服务,除了要把银子还回去,卫辉府这边的商人地主们是一点心都不用操,卸货、运输、仓储皆是免费,如此一来,更加安了众人的心。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秦大人没有让大家把货拉回去,而是直接让人拉到了码头仓库中,这说明了什么,只要稍微有点眼力见的还能不明白吗?
大人这是用行动在告诉他们,这些棉花在不久之后便又会从卫辉府码头运出,所以压根不用大家拉进拉出!
等到松江府那边的棉花都退回的差不多之后,松江府那边正准备从河南别的府采买棉花时,猛然发现,如今棉花的售价,河南省这边居然比往年拔高了三成!这价格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