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听老太太的/凉薄了些(第2/3页)
这话主要是对贾政说的,只有他要去衙门。
看他们两个都点头答应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又道:“最近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们,你们说什么做什么斟酌些,我也会叮嘱凤哥儿,这阵子管好门户。”
贾赦:“应该的。”
王熙凤事后被叫来叮嘱了一番,除了看好门户以外,也要注意府中下人的嘴巴,免得他们胆子大了胡咧咧。
回去自己的院子后,她撑着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知道二爷收到我们的信没有。”在一开始她就写了信过去,告知他南安郡王府和林家的矛盾,现在御史弹劾、钦差的事还没写,也该动笔了,让她想想,该如何动笔?
平儿算了算日子:“二爷应该收到了。”
王熙凤:“我看老太太的态度是不想被扯进去的。”
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起来凉薄了一些,那是他们荣国府的亲外甥呢,南安郡王府毫不顾忌的对表弟夫妻下手,这是不把林家、燕奚长公主看在眼里,也是不把和荣国府的那些交情看在眼里。
只是荣国府没落了,他们做不了什么,但连声援几句都做不到这点让王熙凤心里不是滋味。
她对表弟感激居多,在她丈夫成为了官身以后,她更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
而琏二能入仕少不了表弟的帮助,甚至现在他已经为政一方,有什么问题还会写信给表弟讨教。
要是他出事了,不管是从感情还是从利益方面,对于他们大方来说都是重大损失。
平儿适时的保持了沉默,这话题是她掺不进嘴的,但她的想法跟她主子是一样的,林家多好呀,他们大房能有今天多亏了林家的帮助,现在林家遇到了难题,他们却只能在边上观看着,心里闷闷的难受。
王熙凤沉吟了一会儿:“平儿,拿纸笔来,我就照实写就是了。”她做不了什么,只能也帮着打听京中名医,再收罗一些药材给南疆送去。
贾琏在北地确实收到了王熙凤的信,他看到了以后,就在书房里来回的踱步。
南安郡王府他最想要对付的肯定是表弟,只是没有找到机会罢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贾琏相信他们这个毒肯定是下给表弟的,而现在看起来他们的矛盾是这一座铜矿,但贾琏知道不单单是因为这个铜矿,是表弟已经触及了太多南安郡王府的利益。
从表弟去到南疆开始,陆陆续续的做了不少事,当地的百姓受益良多,其他的官员或多或少也得到了政绩,但对南安郡王府来说,得到的那点子远远没有失去的多,这一次的铜矿只是恰好到了临界点。
而表弟会收手吗?
以他的性子,不会,现在表弟妹得了“怪病”,他就更不会收手了,想必他已经出手报复了,他们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最终他们会变成什么结局?
或许直到一方死亡才能停歇吧?
这样对上,表弟势弱啊,那可是郡王府,从开国就延续至今的郡王府,只是想想,贾琏就替表弟觉得头疼。
贾琏想着,苦笑了一声,他升迁了,但他升迁以来做事没有之前顺畅了,因为之前所在的县太穷了,穷到没有几个称得上是大户的人家,他不管做什么,都没有人阻拦,没有人使绊子,他做事十分顺畅,升了以后,虽然这地方还是穷,但地方大了,官员也多了,本地还有几个大族,他们消极抵抗起来就让他做事多了不少波折,不再像之前那般顺滑。
他只是一个通判而已,当地大户家中出息的子弟最高不过五品官,他就这样了,表弟他面对郡王府,遇到的阻碍他都无法想象。
如果换成他在表弟的位置,贾琏觉得自己能不随波逐流已经很难,就别说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初心了。
他拿出洁白的信纸铺在案桌上,慢慢的动手磨墨,看着墨色逐渐晕染,他放慢了动作,继续不紧不慢的转圈,让墨汁变得更加细腻。
他在借着这个动作整理思绪。
他想要安慰表弟,鼓励他,但贾琏知道他能说的话很苍白,所以当他提起笔以后,他写了自身的经历。
他成为通判以后,出过一次“意外”。
因为有的大户过分了。
他家的田地飞速扩张,这扩张自然是有猫腻的,另外还藏了不少人在庄子上,成为了隐户,隐户,就是他们从户籍册上消失了,他们不交税,不用劳役,完全靠主家过活,对他们的主家来说,这样当然好,因为哪怕是奴仆,他们也要交税,而且奴仆出了事主家也要背责,如今这样,不用交他们的税,也不用有所顾忌,真出了人命,没有人能为他们做主,他们可以无底线的压榨他们。
贾琏当然不愿意,本来治下的百姓就少,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册上的百姓没变多还变少了,你们听听,这合理吗?等三年考核,他不得被他们连累无法得个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