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安郡王府又不是泥捏的(第2/3页)
转了转后,他那点意见就消弭了。
他来的路上确实是吃了苦头,如果是在京城让他住这样的房间,他会发火,但在路上帐篷、马车都睡过,各种不便提高了他吃苦耐劳的能力,他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就默默的接受了。
他有自知之明,他这一趟是来干嘛的,他要听楚大人的话,他让自己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相应的,他跟在楚大人的身边默默偷师。
这是个心有成算的人,来的这一路上井井有条,一点差错都没有出过。
他们刚安顿下来,楚大人就带着司徒铭希在巡抚大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林烨的办公地点。
那一伙子山匪派了人追查,但没有抓到那伙人,没什么进度,所以钦差打算一边等一边执行第二个任务。
而铜矿相关事宜是林烨牵头,他要看相关文书卷宗,林烨十分配合,资料他都整理好了,装了满满一箱。
里面口供、卷宗分门别类归置好,看上去十分清晰。
不过这些资料,没有超出铜矿之事的范围,其他的东西在楚大人开口、林烨观察下结论之前,他不会主动送上去。
这一箱的资料,足够他们看一段时间了。
而看了这一箱的资料以后,楚大人感觉通身舒畅,第一回不觉得看到这么多文书眼花,这么有条理、证据齐全的资料,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如果这是他的副手那就好了——这个可惜的想法一闪而过,就被他丢到了脑后,他何德何能,能拥有这么一个从三品的副手?等小林大人回京,多半就是同级了。
这份卷宗司徒铭希也能看,他一开始看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当他们又拿到了南疆其他官员手里的资料,对比以后发现了显著差距。
他看的眼睛疼,提取的信息有限,有些还语焉不详,要自己注意有没有陷阱,或者是内情。
他们是钦差,代表着太上皇、皇上的意志来巡视,他们要看他们的政绩,大家表面都配合,但这当然不可能都是真实的。
对自己不利、有害的部分没有人会傻的主动露出来。
他们表面配合,但实际有诸多理由,比如说资料还在整理,比较杂乱,只能先提供部分,或者干脆一拖再拖,他们未必敢作假,但只要隐瞒部分关键信息,或者故意用过时的旧资料数据,就可以让钦差无法得知最真实的内容。
这就要看钦差的本事了。
有些东西是南安郡王府不乐意让钦差看到的,但巡抚大人和林烨怎么会同意呢?
随后他就收到了司徒铭希让人送来的匣子。
这个匣子是他出发之前做的顺水人情,问林家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然后就有了这个匣子。
这里面就有安安口述,林黛玉拿笔写下的家书。林黛玉完全是以小孩的口吻写下的,原话怎么说,她就怎么写,她还会附上旁白,比如说安安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还有一些额外的补充,把他们写信时的场景通过文字具现到他们眼前。
林烨看了许久,在孩子的身上,时间好像过得这么快,恍惚中安安还是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现在他都已经能说会道了。
崔玥看了信,没忍住流下泪来,尤其是她看到安哥儿那句我想母亲,我不想要继母的话,让她完全控制不住眼泪。
她一边流泪一边骂:“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居然这样吓唬一个孩子,也不怕报应到他自己的子孙后代上!”
林烨把人抱入怀:“父亲母亲在追查了。”
除了林黛玉的信以外,还有林如海的,把这件事的经过都写了,还有一些关于钦差的言论,林烨看了以后,觉得可以把他查到的东西都送出去了。
他之前给皇上的密折提过一嘴,但钦差亲眼见证的又不一样。
所以楚大人的案桌上就看到了不同时期的户籍册和鱼鳞册。
一个登记人口,一个登记土地。
人口总体这些年是增加的,但土地就微妙了,这么多年,良田数量增加的太少了,而在郡王府名下的太多了。
土地是很好查的,因为土地不会跑,不会跳,也藏不起来,只要和原先的对比,纸面上就能轻易发现不对。
原先这里登记的是良田,如今变成了荒地,这些被特别的摘录了出来,等待有心人的发掘。
至于现在是不是荒地,上面的地址这么明确,他们想去看随时可以去,反正林烨是不认为那是荒地,谁家的荒地有围墙、有人看守,闲人免进?
看着这些东西,楚大人就知道为什么小林大人的夫人之前突然得了“怪病”了,他查的这么细,南安郡王府又不是泥捏的菩萨,不想把这根眼中钉拔出才怪。
除了这暗搓搓的告状,另外还有这几年的情况对比,状是要告的,功也是要表的,这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