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3/4页)

这笔钱对于老汉来说,还是承当得起的。

果如所料,在听到许黟道出药钱时,老汉松松垮垮、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多出来一丝肉眼可见的喜色。

许黟眼看他露出这等情态,便将写好的方子递给阿旭。

阿旭拿过方子,站在许黟身旁的阿锦也凑过来看。

许黟给老汉孙子开的方子是化载后的“消血瘤方”,上面用的药材都不昂贵。

常见的就有黄芪、党参、白芍、土茯苓和牡丹皮。

这几种药材兄妹俩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们跟在许黟身旁,天天接触这些药材。

除此外,这方子还用到了紫草、蜀羊泉和木馒头,这三种药,阿旭他们就没怎么听说过了。

他拿着药方询问许黟,这三种药的药用法。

许黟缓缓讲解道:“紫草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的功效,正好可用在凉血解毒上,而木馒头可活血消肿……”

至于蜀羊泉,就要仔细地说一说了。

这蜀羊泉单从药效上来看,便是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作用。但在临床上,也有中医大夫用它来做辅助治疗部分癌症的药材。

可在药剂搭配其他药物一同服用,从而达到令病灶逐渐缩小的效果。

只可惜,现代医学里,中医渐渐地退出它曾耀眼的历史舞台,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化,更因为其他种种原因,新生代里,不乏有对中医是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随着西医的发展和入侵,中医的生存环境在逐步被替代。

这也导致了很多医学研究项目里,把中医剔除了出去。

在对癌症的研究治疗里,中医更是处在于极其弱势的一方。

想要用更多临床经验去研究,去开展挖掘更深的治疗成果,这些不仅需要优秀的中医生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时间去堆积。

……

许黟轻叹口气,将乱飞的思绪收拢回来。

他命阿旭快去抓药,又叮嘱了老汉,小孩在服药后,发物和辛辣之物都要少食。

老汉谨记在心,付了钱后,两眼崇拜而感激地道谢。

在老汉离开不久,有个书生打扮的青年坐到木凳上。

“你就是最近好些小娘子夸赞的许大夫?”书生目光饶有兴致的盯着许黟看了看,像是在观赏着什么难得一见的珍宝。

许黟眯了眯眼,深黑色的眼眸看向对方的眼睛。

见这书生的双眼清亮,不似纨绔戏谑。再观他头戴巾帽,穿的是儒生们最爱打扮的交领大袖宽袍,因天气冷,外面还罩着件灰蓝色鹤氅。

许黟像是没听见他那句话,问道:“这位秀才,可是哪里不适?”

青年秀才咳嗽两声,文绉绉道:“近来偶感不适,喉中干痒,许大夫可否给某诊断一二。”

许黟道:“请伸手。”

一套“望闻问切”下来,许黟便知道,这青年秀才身上没毛病。

他咳嗽,不过是吹到风,单纯的干痒。

“没病,多喝温水就好。”许黟微笑道。

青年秀才:“……”不应该啊。

他与友人打赌,想要知道这许大夫是否真的有真章,便故意吹了半宿的冷风。

醒来时,便觉得喉咙难受,鼻子发疼。

那明明就是染上风寒所致,当然了,他也不敢真的作死,把自己弄得一病不起,一感觉到不舒服,立马就跑来找许黟了。

青年秀才不死心地再度问道:“许大夫,你要不再看看?”

许黟淡笑:“不用。”

说完,就看着他。

青年秀才无法,只能心情窝憋地离开许黟的临时诊堂。

他转身,就来到对方的茶肆,进入到里面,就见有个跟他年纪相仿,穿着差不多的书生,笑着看他。

“如何,可看出来问题?”同伴问他。

青年秀才就把许黟说的话讲给他听。

“奇了怪,我都咳嗽了,这许大夫还说我没病。”

同伴嘴角抽抽,无语地吐槽说:“你也真是的,打赌就打赌,怎么还真的吹风了,要是真得了风寒,有你好受的。”

青年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盘问:“你怎么也觉得我没病?我都咳嗽了,嗓子痒得很。”

他说着说着,就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茶水,连连灌了几杯,才解了喉咙里的干痒。

同伴道:“看着就不像……”

谁家得风寒的人,这么生龙活虎的?

青年秀才被友人这么一说,更加郁郁不乐了。

他们在茶肆里喝着茶,吃着咸口的油煎鸡丝,时不时地将视线落到对面的摊子上。

这位许大夫选的位置不错,长得又瘦俏,坐姿笔挺,比他们这些读书人还像读书人。

青年秀才有些艳妒,听说他喜欢的小娘子,昨日也寻他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