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阿旭来到朱雀门街南, 向着一位卖腊脯的老妇人打听纸条上的地址。
老妇人是京都本地人,家就在街南某条平民巷里,听了阿旭的问话, 老妇人像是没听到一般。反而问道:“小相公买腊脯吗?”
阿旭:“……”
看着老妇人的摊子挂着的各种腊味,多是用猪肉腌制,他想了想,买了两条。
老妇人这才乐呵呵地数着钱, 指了指远处的巷口:“你往那去, 走两百步,右拐入内, 是条横街, 那里是太学南门, 再走一百步,就是熟药惠民南局,接着再往南继续走个五里地就可以看到一片住宅, 数第六巷, 就是你要找的明乔小巷了。”
阿旭听得懵然眨眼,这地儿也太不好找了。
知道地址不好找是一回事,当真找才觉得这里头的麻烦。
好在老妇人说得也不算太难猜,阿旭顺着她说的话,走了大概有一刻多钟,就遇到了她口中所说的熟药惠民局。
接下来的路便好认了, 一路往南走着。
整条横街的治安非常好,偶尔还能碰到巡逻的直军营队伍, 身着盔甲举着长枪, 眼神如同鹰隼般冷视周围行路的百姓们。
待阿旭走得满头大汗时候,他终于看到了老妇人所说的住宅区, 他走近,就看到小巷口的石门上雕刻有名字。他要找的明乔小巷刚好排在第六个石门。
入内,是条长长的窄道,只能单行车马。
若是遇到来往都有轿子,还要避行才能过去。
不多时,他就找到了邢岳森在京都安置的邢宅。
看着眼前窄小的大门,阿旭愣了愣。邢家在盐亭是富庶大户,他以前在盐亭时常去邢府送物什,盐亭的邢府占地面积颇广,有前、□□院不说,还有各房的阁楼小院。
迟疑一瞬,阿旭上前敲门。
很快,就有人应声打开,门房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布长衫男子,看到阿旭,打量着问:“你找哪位?”
阿旭拱手道:“我家郎君托我来送拜帖,想来拜访邢大人。”
门房听到是来求见他家老爷的,想着近来老爷的叮嘱,问他帖子在哪里。
接过阿旭递上来的帖子,门房看到上面用漂亮的毛笔字写着“许黟”二字,当即展露笑容,忙请阿旭进来。
“今儿老爷正好休沐,我且去去就来,这位小郎如何称呼?”门房笑着问。
阿旭赶紧报了名字,门房听后,让他暂且在角房里小坐,他带着拜帖,不敢怠慢地快步去到书房。
……
阿旭离开后,许黟他们搬完行李,时间已然来到酉时,日照偏西,延真观里的膳堂开始准备晚食。
有不少留宿在延真观的百姓去到膳堂外等候。
阿锦趁着空闲去瞧了一眼,回来摇头道:“没甚油水,都是些素食茶汤。”
“膳堂人可多?”颜曲月问她。
提到这话,阿锦瞬间话多起来:“瞧着好多人哩,我看老老少少都有,都是结伴去的,听他们口音,好些都听不明白。”
膳堂同时没法容纳这么多人,他们要是去了,得排着队进入。
颜曲月看向许黟,说道:“咱们不去膳堂了。”
许黟道:“嗯,我们去外面瞧下,看有哪些吃食,买些回来。”
留二庆守车看家,他带着颜曲月和阿锦,简单提着食盒出门。
出了延真观,往南西方向走,就看到玄夷小道士所说的贩卖吃食的地儿。
小巷子里叫卖的吃食不少,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一家现煎现卖羊白肠的。阿锦好奇京都的羊白长和盐亭的有何不同,掏了钱买了一份。
一份羊白肠的量不多,装在绘有花纹的陶碗里,店家不仅提供餐具,棚子里还有几张桌椅供顾客坐着品尝吃食。
许黟他们三人只点了一份羊白肠,看着略显寒酸。
这店家是对夫妇,见着他们三人只买一份,好心地多加了几块。
瞧着自己碗里的份量比旁人多,许黟真挚地笑着说声谢谢。
店家寒暄问道:“听你们口音是外地来的吧?”
许黟端着茶盏放下,带笑说道:“我们今日刚到的延真观。”
颜曲月趁机也问:“不知道这边有什么营生的买卖可做,要是做营生,有何要求?”
听到他们刚来,还要做营生,并没有警惕他们来抢生意。毕竟炮制羊白肠不容易,处理不好,那膻味重,没人会买。
店家热心肠地说道:“做买卖容易,你看这条街都是做买卖的,要是开食店得去市行里办案条子,没有这条子街道司会把店封咯,要是摆摊,就没收了摊子,还要罚钱。”
聊到罚钱,店家的话匣子彻底打开,说到某回有个外地来的小贩不懂规矩,直接将物什摆在街道边叫卖。
还没半日功夫,那摊子就被街道司的人没收了不说,甚至罚了数十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