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授官(第2/3页)
这场风波若是能成为一场君臣相宜,忠孝节义的佳话传出去,便能免去许多事端。太子失踪四年又骤然回京不是小事,未免那些个小人肆意揣测生出事端,还是一开始就将事情定性为好。抛开元治帝本身对赵家村的与张氏夫妇感官良好,就算是为了太子的名声着想,以后还是得找块儿好地方将张氏夫妇好好荣养才是。
元治帝一边儿安抚宠妃,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让诸事以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
太子离朝四年,朝局大变,若想让权势回归东宫,不免有一番伤筋动骨。
此事需好好筹划一番,也需有能人在旁辅佐。
元治帝见太子与张氏夫妇说得差不多了,向身旁的夏内监使了个眼神。夏内监立刻一点头,急步上前,’唰’地一下从身后抽出张明黄色的圣旨来,略清了清嗓子,扬声道:
“青州知府叶京华,无涯县县令赵宝珠,上前接旨——”
赵宝珠正被感动得眼泪汪汪呢,猛地被夏内监点了名,骤然一惊,赶紧跟叶京华一起跪在了地上。
夏内监胸膛起伏,深吸一口气,用全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
“青州知府叶京华,博学宏才,学贯经史,领青州知府之职,才通世务,属文切实,陈善有据,复又护送太子回京,甚慎尔之,实赖股肱之任臣,擢迁为户部清吏司少卿。”
“无涯县县令赵宝珠,刚正不阿,敢于人先,爱民如子,清乡绅世族兼并盘剥之弊,其性之善,其行之良,堪称国之良才,擢迁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甚至当着元治帝的面,周遭的群臣中都传出了轻微的抽气声。
户部少卿乃正四品,上边儿就是左右侍郎和户部尚书。吏部员外郎乃从五品,堪堪已经够上了上朝听政的资格线。
且那可是户部’清吏司’的一司之长,总管天下各州县的人口物产增减以及税收之事,乃是不折不扣的实权衙门。吏部更不用说,自古以来便有’天官’之称,考功司负责天下文官之绩效考核,升迁任令,向来都是万人争破头的肥缺!
还有无涯县?那又是什么犄角旮旯的地方?
诸位大夫都被这道圣旨给完全搞蒙了。叶京华倒也罢了,他是叶相的麒麟儿,多年前便由皇帝钦定的储君辅臣,如今太子回归要将他提溜起来倒也是寻常。
可这赵宝珠又是何方神圣?
一个芝麻大点儿的县官,怎么就能忽然升了京官,还是这么要紧的位置?!难不成就是为了他找着了太子?
诸位在官场沉浮几十年的大人们不知多少年来头一次碰到这么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纷纷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得看向同样一脸震惊的赵宝珠,目光犀利得几乎能穿透赵宝珠的面皮——若这后生崽子这幅样子是演出来的,那倒是真的不得了,不会是从什么偏僻地方钻出来的妖精吧!
百官之中,不知底细的人面上交替出现着震惊、狐疑、嫉妒、茫然等种种情绪。其中以吏部曹尚书反应最大,圣旨一出,他便一脸不可置信地转头瞪向赵宝珠,复又回头看向一边儿满面笑容的元治帝,嘴唇微微动了动,似是想说什么,可碍着当场大喜的氛围还是闭上了嘴。
知道底细的,如曹濂等、常守洸等人神色则是异常复杂,心中有万千思绪,却又不敢露在面上,目光在叶京华、赵宝珠两人身上转来转去。而站在最前端的叶相倒是面色如常,只是当圣旨宣告之时,眼睫微微一颤,目光极快地在跪在地上的少年身上一扫而过。
两道圣旨念完,夏内监长舒一口气,然而还未等两人接旨,他又拿出另一封圣旨,高声宣道:
“叶京华、赵宝珠寻回太子,护送入京,天归紫薇,重镇中宫,宽慰朕心,特此赏黄金万两,更赐宅院一座,桃木镶玉美人榻一座,榆木梅兰君子屏一扇,五彩琉璃盏两鼎——”
夏内监洋洋洒洒念了一系列赏赐,足足有数十样,这才堪堪停下来,满是皱痕的面孔上笑得五官全都皱起,俯身朝两人道:“两位大人快接旨吧。”
赵宝珠已经快被吓晕过去了,整个人浑浑噩噩,连后来夏内监说出的那一连串赏赐都没听清,一时都不知道起身。员外郎可是五品的官儿,比当初将他派去青州的那个主事都还要高了!还有考功司……那是个什么地方?
赵宝珠还不知在场的诸位公卿侯爵都在疑惑同样一个问题,也没意识到这是个多么不得了的赐官,只是呆呆愣愣地想,少爷在户部,他在吏部,也不知道隔得远不远。
幸而夏内监早有准备,两、三个小太监一拥而上,将两人扶起来。
叶京华从头到尾神情十分得体,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妥之处,只是当听到赵宝珠被派去吏部之时,眉头微微一蹙,但抬起头来时,又是一派镇定泰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