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吏事生(第3/4页)

“做得真好!”赵宝珠丝毫不吝啬夸奖,抬眸看向王瑜仁道:“瑜仁,这批吏事生中属你做事最为妥帖。”

王瑜仁被夸得红了脸,腼腆地看了赵宝珠一眼,抿着嘴笑了笑:“能帮得上大人就好。”

赵宝珠看着他青涩的样子,怜惜之心顿升,道:“你也不必太谦虚了,你这么能干,我就多派些要紧的活给你,今后你也好知道些章程。”

王瑜仁这下更是站都站不住,满脸通红地不知如何是好:“大、大人如此厚爱,瑜仁受之有愧。”

赵宝珠笑着道:“当得,当得。”

赵宝珠倒也不算是无的放矢,这头批的吏事生中还真是王瑜仁最为出众。王瑜仁虽然在他面前有些扭捏羞怯,在旁人面前却有尚书之子的风度,待人接物很有分寸。

转眼间,又是一季铨选。此次没了曹尚书阻挠,众监生与赵宝珠合力筛选出来的单子很顺利地就递了上去。待名单一公布,果然又有人上门来:

“请问这位是否就是吏部考功司的赵大人?”吏部衙门堂上,一个中年人面色铁青地站着。

看来皇帝给他赐字还是有效用,赵宝珠看着面前挺着啤酒肚的男人,暗暗想道。至少能尊称他一声「赵大人」了,比上次的「无知小儿」、「竖子」等等可好多了。

“正是本官。”赵宝珠气定神闲:“不知如何称呼?”

“我乃江苏徐氏,世袭二等骠骑将军。”那中年人甚至等不了寒暄,就急吼吼地道:”赵大人,我家犬子乃江阴治县长司,此次铨选怎么不在升班之中啊,您必定得给我个说法才是。”

赵宝珠听了,也没生气,笑呵呵地道:“哦,江阴是吧。”遂转头叫人:“叫瑜仁来。”

里头应了一声,不到半刻,王瑜仁便从里头走出来,恭敬地站到赵宝珠身边:“大人叫我?”

“南方三州府的官员供状都是你在看,既然这位徐大人有疑,你定得解释清楚了。”

王瑜仁闻言,应了声’是’,便转头看向那位徐大人,微笑道:“徐世伯,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便是。”

这个徐大人自己就是世袭的武官爵位,眼见着兵部尚书之子站在跟前,气势一下子就短了半截:“王公子……这……”

王瑜仁态度恭敬:“徐世伯,您不必客气。有什么疑惑直说便是。”

他越是这般问,中年人越是说不出话来。见状,赵宝珠笑盈盈地退后了几步,找着机会转身便走了,心安理得地将烂摊子交给王瑜仁。

如此场景后来又发生了两、三回。找上门来理论的勋贵各自都被按照地域官阶分配给了诸位监生,若是碰上王瑜仁这种脾气好的,还能笑盈盈地跟他们理论一番。若是碰上那些个脾气骄纵些的监生,眼见着这些勋贵竟敢端着长辈架子质疑他们亲自经手的铨选单子,一个比一个跳得高,恨不得将他们儿子八辈子的脏事烂事都抖出来。赵宝珠有些时候溜去听墙角,都能听到一手世族秘辛。若是拿出去卖给酒楼里说书的,说不定耗能大大赚上一笔。

这样一来二去多了,勋贵们怕丢面子,来得便也少了。

赵宝珠一时间春风得意,有了这帮吏事生,在吏部中腰板都挺直了些。

待入了秋,元治帝眼见着「吏事生」在吏部施行地很好,效率蹭蹭蹭地往上涨,大手一挥,便让其余六部也开始收纳国子监的学子,并正式下令停了国子监一年一选的考核,改为了三年一选。

这道政令下来,顺便还升了赵宝珠的官儿。

元治帝下令,为吏部清吏司员外郎赵宝珠加了「明端阁学士」的虚衔。他依旧在吏部供职,只是官阶和俸禄都升了一升。

说起来这虚职,虽然只是说着好听,并无什么实际的效用,然而在本朝非勋贵出身的官吏想要挣得这虚衔也是不易的。更何况赵宝珠被加的是五大阁学士的头衔,今后在官场上说出去,众人都会因着他大学士的身份看高他一眼,没人会记得赵宝珠科举时只中了三甲。

待秋天收上来的税银都收上来清点明白,叶京华也升了官。

北直隶施行的新税律反响很好,经各项繁杂税收名目整合简化后,方便了朝廷收缴清算。乡绅豪族甚至地方官府无从盘剥,因而在朝廷收上来的税钱未有大减损的状态下,百姓们赋税负担减轻了不少。

元治帝当朝宣布,将叶京华从四品的户部少卿直接提成了正三品的侍郎。

“慧卿,今后你定要勤勉办理,好生磨砺啊。”元治帝笑呵呵地看着堂下的叶京华,满眼都是欣赏。

叶京华着一身绯红官袍*,玉面修颜,龙章凤姿。闻言,他掀开袍子跪了下去,俯首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