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剩下不是那么大的,就21个算20个。
这样别人凑也会凑到二十一个来买了。
这又不是很多,如今一家大小通常十来口人三世甚至是四世同堂呢。
吃这点鸡蛋不在话下,不存在放过期的情况。
邱家也是大事男的说了算的。更别说邱老娘还没有工作,一辈子手板心向上跟他要钱花。
所以,虽然她很舍不得吃这样的亏,却也只能任由邱老爹做主。
渐渐的,来他们这里买鸡蛋的就多起来了。
可别小看了口口相传。本来就只是一个厂医院,传播范围又不太大。
医务人员都来了不少。
江莹还听到人议论,说今天门口卖鸡蛋的老太婆的男人来了,跟她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她听说了具体操作,也准备去买21个。
一个上午,邱老爹就卖出了300多个鸡蛋。
送出去的不过五个而已。
少赚了五毛钱,但走量一下子就大起来了。
邱老爹跟于凌打听清楚了的。
刘老大那里量大管够,巴不得他多进货呢。
如今放开了,乡下每家每户都在多养鸡。早就没有当初一家只准养三只的上限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养三只是社会主义,养四只就是资本主义了。
上线的货源、经销商都希望走量更大。
至于邱老娘,别人看她一副皮笑肉不笑、努力挤出笑的样子。
到后来她看到白送了五个鸡蛋,挤都挤不出笑来。
要不是这里不是大个的,就是有添头,都要绕道去其他两家。
邱老爹干脆是让她跑腿回去取鸡蛋,不要留在这里。
这样,他就不用走开了。
“以后就我来卖鸡蛋。我干脆做个手推车,把鸡蛋都推过来卖。你在家管着邱勇,千万不能让他又和那些街溜子混到一起了。”
今天上午净利润小三块。他觉得长期下去,大有可图。
邱老娘道:“邱勇现在都安心上班了。咱们一起来啊,我就负责跑腿嘛。”
邱老爹看着她,“我在女儿、女婿家里吃饭,是打算交伙食费的。”
老婆子不就是想混这两顿,给家里节省伙食费么。
他也没饿着过她啊,至于这样么?
哼,来吃女儿的,省下的钱留给儿子。
时日久了,女婿能没有想法?女儿生活压力也不小,就是她也会有想法的。
何况,老婆子还能力所能及的帮着做点事,他是不太会做厨房的活儿的。
这段时间老婆子来卖鸡蛋,他在家看着邱勇省得他上班不老实。
两爷子也是在工厂食堂里吃的。
但退休了还老去也不好,毕竟厂子里对食堂是有补助的。
如果每个人都退休了还去,食堂负担不了。
所以,让老婆子回去买菜、给邱勇做饭正合适。
而他也没什么不能出来干这倒买倒卖的活儿的。
钱才是最重要的,没钱怎么还债?怎么安心养老?
他可不觉得邱勇能给他们养老。
他有退休工资还好,生病了单位也按比例报销。
但老婆子是没收入,也没地儿报销医药费的。
现在把这个生意做好就很不错。
邱老爹在回于家的半道上,找公用电话给刘老大他们大队打去了电话。
通知刘老大十分钟之后来接电话。然后在电话里让他下午再送400个鸡蛋来。
今天上午把之后几天的量一起卖掉了。
至于明天,就按今天的数来。
今天一盘算能赚五块呢,邱老爹自然也就舍得付两次的电话费了。
比起下去能赚到的前,这几毛钱电话费不算什么。
中午在于家吃饭,他对于承和邱新梅还有于凌道:“还真别看不起倒爷。这挣得比我当几十年工人,干着活的工资多不少。而且,有我们倒卖鸡蛋,老百姓能更方便的吃到鸡蛋嘛。反正现在也不抓了!”
只要是国家不抓的,那就不能说是不好的。
平民百姓,跟着国家走总是没有错的。
于承和邱新梅也听于凌说了,年广久卖瓜子在1976年就有了百万身家的事。
1972年才开始卖的啊。
四五年挣了上百万,一年起码二十几万。
这会儿他们也很感慨。
但让他们丢了正式工作去干倒爷还是不肯的。感觉还是不稳当,还能干一辈子再传给儿孙啊?
而且,自从厂长跟着邓公出防回来,他们连海外的订单都接到过几回。
如今厂子里效益相当好,效益好了奖金就高。
他们两个的收入都有小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