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这个政策会松了个口子,允许个体经营。就是因为当时将近两千万的回城知青。
他们要吃饭的啊!
陈志雄第一年的做法其实是符合这个规定的。
于朵和关大爷违规了。他俩雇工了啊!
于朵当时还不太了解关大爷为什么那么怕事,现在全明白了。
他是经历过五零、六零年代那些运动的人。
也就是当时民不举、官不究的。而且找工作艰难,各地应该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事。
他俩才蒙混过关,没让逮起来。
譬如,傻子瓜子年广久,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卖出两三千斤瓜子。
忙不过来时,便陆续请来一些无业青年当帮手。到1979年秋天,他就有了12个帮工。
现在幸福里十六号院,全员摆地摊挣外快。
但在1979年,敢个体经营乃至雇工的,都是以身试法,冒险干的。
如今,这个事情被挑到明处,直接上了《人民日报》。
5月29号当天,如果不是要刊登孙夫人过世的消息,搞不好就是头版头条了。
顾朝暮道:“我问了相关人士,1979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截止目前,统计数据就变为101万户,翻了10倍。咱们边走边说吧。”
他下车给于朵开了车门,两人一起往里走。
于朵道:“101万户了啊?增长得确实很快。而且,这还是登记在册的。没登记,依旧打游击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据她所知,商嫂子都是最近才去登记的。之前几个月,没去,也没交税。
之前不确定会不会做长久,附近一条巷子也没有竞争对手。
最近同一条巷子又开了一家。她怕被人举报,这才去登记注册的。
这样一来,如果对方没登记注册,她就可以去举报对方了。
当然,结果是两家都登记了。
税务部门如今的确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整治小商小贩。
于朵也是三月底才去登记、注册的。
顾朝暮道:“是啊,这101万户里头,估计雇工问题很大。”
于朵默默鼻子,她每处产业都雇工了。还把上限定在了七人!
至于顾朝暮,他的两个厂,一个是国有参股企业,一个是集体企业。其实都是打的擦边球。
所以,他俩肯定都比较关注这个讨论。
进去之后,两人就在咖啡厅的卡座,让工作人员拿了5月29号之后的《人民日报》来看。
四十来份报纸,厚厚的一摞夹在一起。
秦东野在办公室,听说他们来了就下楼走了过来。
“不是吧,你俩在这里头碰头的研究《人民日报》啊?政治觉悟也太高了。”
顾朝暮原本和于朵相对而坐的。
这会儿便趁机挪过去挨着于朵坐,把位置空出来示意秦东野也坐。
“老秦,这事儿跟你也有关系。”
秦东野便坐了下来,和他们一起看《人民日报》。
得,还真跟他有关系,他其实也有所关注。他这儿也雇佣了不少退伍士兵、无业青年。
不过他也是集体所有制,很多人占股的。
《人民日报》以《怎么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为总标题,开辟一个讨论专栏来讨论此事。
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争论最主要的焦点之一是“雇工到底算不算剥削?”
对此,社会上形成了三种意见:有人主张取消,有人主张限制,有人则表示支持。
坚决的反对者认为,既然是雇工经营就必然有剥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能允许雇工剥削的,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
第二种意见否认有剥削,认为陈志雄承包的鱼塘是集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改变。
陈志雄雇人帮他管理鱼塘,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劳动伙伴关系。他们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劳动组合和协作。
陈志雄的收入比雇工高得多,但这种差别是合理的、正当的;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承认客观事实,陈志雄付给被雇人员的报酬低于他们付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陈志雄的收入中存在剥削是肯定的。
而且,雇工越多,占有他人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但这种剥削在我国现阶段是应该允许的。
因为我国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出现雇工现象也是难免的。
问题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既不能不承认,也不能简单地加以禁止,只能限制和引导。
秦东野道:“我这儿有很多员工,我不雇佣他们或者说我不剥削他们,他们吃饭都成问题。你们俩那里,肯定也是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