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二批货物进京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有许多疾病都能通过共享免疫,或是诱导免疫的办法来提高防护力, 这其中对于疫苗的质量控制是至关紧要的, 人痘之所以无法大行其道, 便是因为人痘诱导免疫的结果并不稳定,很可能会造成小范围的天花流行,危急接种者的性命。我们对牛痘的选用,让不良反应率下降到了千分之二, 甚至是万分之二,这和百分之二、十分之二相比,是极其可喜的进步。因此, 买活军建议所有活死人, 以及时常来往于领土之上的民众均接种牛痘。】

【接种后,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眩晕和低烧,但也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低烧一般两日可退, 此后便不会畏惧天花病毒了。尤其是港口城市, 和码头相关的职业,买活军要求接种率达到95%以上,因为我们的码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 即使经过严格的防疫检测, 依旧很可能带来各种病毒,这其中天花病毒是最难防范的, 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有时一阵风都会把数里外的病毒带来……这和必须通过宿主传播的鼠疫比, 天花无疑是更可怕得多。】

【感谢医务人员的辛勤劳作, 后勤人员的辛苦调度,自从牛痘被发明之后,买活军境内还没有疫情,而丰饶县接种了牛痘的百姓也侥幸在去年冬天的疫情中得以保全,无一染病。现在接种牛痘只需要五十文一人,我们提倡所有出门做工的农户都接种牛痘,即便是手上没有余钱,东家也应用工钱为抵扣,先为他们接种,以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才五十文一人!

去年江西道似乎是有疫情——丰饶县说来确然在江西道下游,是否真的没有人死在天花中???

天花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第三版的文章颇长,而不同的读者也各有不同的震惊,但他们的立场却是出奇的一致:第一,他们都相信买活军的叙述,因买活周报虽然才发了四五期,而且文字风格和邸报有极大的不同,可以说是详尽白话到了啰嗦的地步,唯恐读者不懂。但报上几乎没有虚言,很难说具体是因为什么,印刷风格、报纸质量、信息种类……反正读者都相信买活军说的是真的,哪怕对买活军依旧不太了解的小民,也愿意相信这精美异常的活字印刷物上刊载的信息。

第二,他们都以为自家需要尽快接种牛痘,因为能看到报纸,能接受到信息的人家,要么就是京城人士,要么就是港口城市的住民,云县码头需要面临的风险他们是一个都不少,而且还多了一桩——如今北面的天花发得可比南面要频繁多了。按报纸上的说法,若是空气便能传播病毒(病毒、空气的概念都是报纸上解释的),那封城也一点用都没有,也难怪每每北面起大疫时,京城也一向都有天花流行了,差了不过是二百多里,只要有一个人带着天花病毒走到了京城外头,城里人都免不得染疫的风险!

若是没有牛痘,也就罢了,只能接受自己活在这般的危险里,并且设法习惯。但现在既然知道了牛痘这东西,那不种上能安心吗?别说五十文一个人,哪怕是一两银子一人都是值得的!哪家没有个幼子爱女的,便是大人愿意去拼这个命,但孩子呢?怎么能不给孩子打?

在此前的几个月,牛痘虽然也经由码头往外扩散,但范围还是相当的有限,只集中在几种人群里——对牛痘的发明有贡献的人群,他们的故乡,譬如诸暨、泉州等地,还有便是在地理上和买活军接壤的地盘,也自然地扩散了出去。而在这些地方以外,一些收到消息的城市,人们私下谈论着牛痘,对它的态度也各自不一、半信半疑,接种的态度总的来说还是相当的犹豫。

但这期报纸发行之后,情况刹那间便扭转了过来,不但雷家、宋家、王家在各自老家大肆收割着邻州邻县的人望,多少人辗转亲戚关系,请托他们登记接种,便是京城中也有许多人托熟识大商铺的门路——既然能买买活军的俵物,必然就是有关系的,那想必也能弄到牛痘干苗罢?

一时间,京中上下无不议论此事,御史台仗着自己能够风闻奏事,便有一二胆大的御史上书,请禁京中骗局——如今城内的确有许多招摇撞骗的青皮,号称自己有牛痘,一剂卖到十两、百两银子的都有,实则根本只是一些黄豆粉而已,上当的人家还不在少数。

不论什么时候,拿疫苗来骗人都是人神共愤之事,虽然这上书的御史和阉党并无干系,厂卫也意外地一改和御史台对抗的姿态,在京城中好一通扫荡,颇杀了几十人的头,这才止住了骗局的泛滥,同时一并行文各要紧港口,勒令厂卫并三司扫荡骗子。这份钱阉党没有赚,官府也还没有赚,如何轮得到骗子来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