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万神之神(下)(第3/4页)

她把考卷卷起来慢慢地墩着,若有所思地吐槽。徐子先也笑了,“确实,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设计,如果不是在此时,这个教派是决计不可能成功的——它半点没给人逃避的愉悦,反而不断地带来学习的痛苦。”

确实,宗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某种程度来说,是为了减弱对无能为力之事的痛苦,人总是倾向于逃避无能为力之事,生老病死正是无能为力而又不可避免的东西,大多数人投身宗教,是为了缓解对其的恐惧。

譬如老人信教,是为了相信自己在死后还有来世,他们的亲人信教,则是愿意相信终有重逢之日,所有的宗教,无不对此做出解答和描绘——再看看知识教是怎么设计的,生老病死都是科学规律,人类无法改变,只能接受,死了就是死了,没有再来的机会。这样的宗教特么的怎么可能吸引到信徒啊!

但是,谢双瑶有神迹呀,她的高产稻种,她的工业品,难道不是神迹吗?谢双瑶的神迹,就是对知识教最好的背书。教义、神迹、组织,这是宗教扩张的三驾马车,教义虽然弱鸡,但神迹却是点到了Max,组织性也是优点——识字的人组织性总是强的,而且一旦入教,立刻就能得到眼见的好处,那些别的宗教,不也是靠自己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吸引信徒的吗?

知识教在当下的原始社会中,仍有很强的竞争力,起码比那些作用不大,只能带来心理安慰的原始宗教要强得多。

“不能这么直接,有些地方得修改一下。”

谢双瑶对莫祈平的大多数论点是予以认可的,但在来世问题上,她觉得莫祈平还是欠了点火候——这也是当然的,毕竟莫祈平没看过多少科幻小说,她提起笔开始做批注和删改,找了块空白的地方写了起来:在知识教中,可以用如此角度来解释死亡,人类死亡之后将会逐渐成为宇宙的基本粒子,在宇宙风中游荡过宇宙的每个角落,最终,经过漫长的旅程被黑洞吸收,黑洞作为事件视界,其内部无法观测,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粒子在其中有可能奇迹般的恢复为生前的模样,学得越好恢复的可能性越高——朝这个方向去编!

这是科学理论,半点没有迷信参杂在内,至少谢双瑶是很自信的,她可没有说谎,反正这话不能证伪,在此时,她认可了莫祈平的逻辑:如果最终有一天她的说法被证伪,那也就说明人类至少破解了事件视界的局限,那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科学的尽头怎么感觉和宗教真的很类似啊……尤其是量子物理和天体物理……越了解越像玄学。谢双瑶写完批注,轻咳了声,“看来,第一届考试的状元,应该就是这个莫祈平了。”

这是件大事,但又不是那么的大,因为船小好调头,知识教的第一次落地试验是在封闭的南洋,如果效果不好,它会无疾而终烟消云散,对华夏本土没有太大的影响,事实上,谢双瑶对这个设计的前景不是太有信心,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让人反感的传教了——叫人学习!她不愿意承认,但这世上可能有80%……90%……不,95%!这世上可能有95%以上的人,发自内心的厌恶学习,只想吃吃喝喝、醉生梦死,这些人天生就是知识教的叛教者。

但是,莫祈平提供的所有教义又的确是绝对安全的,一个出色的知识教信徒,将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的神在宇宙初始呆着,而且对信徒并不Care(又一个弱点,大部分宗教都会宣扬神对信徒的特别眷顾,知识教反其道而行之了),所以,这世上不会有任何神棍能蒙骗得了他。这个信徒还会爱好学习,充满质疑精神,随时准备推翻前辈的科学理论,爱好考试,喜欢探索游历,热爱学习……这就是谢双瑶梦寐以求的搬砖工和探险家啊!

徐子先也深知这一点,他虽然不太牵涉具体的政治事务,但却是务虚领域的大权威,毕竟身兼多教之长,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而且,徐子先也证明了自己的素养,他对政治教材的催促,证明了他在这件事上超越谢双瑶的先见,谢双瑶是个听人劝吃饱饭的人,她很重视徐先生的意见。

“他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他说,“其余人的考卷,和他几乎无法比较。”

的确如此,这个人的才华,禀赋和性格,恰好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那么,基础文本和架构就算是定下来了,徐子先问,“六姐打算给他什么职位,多少编制呢?”

这问得很有讲究,牵扯到谢双瑶对这个白手套的态度,究竟是亲密、疏远还是力求低调,也关系到莫祈平将会得到的资源和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说,莫祈平设计的教派越传统越反智,他能得到的资源自然也就越少,所以,他倾尽全力设计出了这么一个完全说得上是体面的教派,甚至于徐子先都觉得,如果不是‘如非必要,勿增实体’(谢双瑶提到过的定理),就是把知识教摆到台面上来,或许都没有什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