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不能错过的东西(下)(第2/4页)
没有住的地方,这不要紧,在村子里也不是大家都住在吊脚楼上,总有出去狩猎的时候,人们可以住在树上,住在绳床上,只要人足够多,温度足够高,又有火,蛇和昆虫也会知道退却。
已经是雨季了,但活依然是很多的,占人们自然地按性别分成了两组——男人做整修水利的活,女人们去水田里干活,山上的占人们重新学习着被他们忘却的传承,望着一天比一天沉甸的稻穗惊叹连连,水田里的稻子收成是旱稻的几倍,即使还没有成熟,这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情。
不是没有抵触的人,有些情愿躺在家中等待火田成熟的懒汉,他们和自己的妻子一起逃走了,有些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们不愿意接受买活军严格的管理,他们也一声不吭的离开了——有些人很快就后悔,想要回来,但是他们被拒之门外。留下来的占人们对这个决定非常赞成,他们觉得自己的忍耐因为别人受到的惩罚而有了意义。
变化正在剧烈地发生,聚居地的迁移不算什么,村落们往往数十年就迁移一次——开辟的田如果距离村寨太远,他们就会搬迁,因为刀耕火种是无法永远持续的,十年周期不够树木生长得很好,大概经过几个循环,土地会耗尽力气,这时候就要搬迁到别的未经开垦的地方去,重新开始选址和新的刀耕火种的轮回——
其余的变化,那才叫大呢,占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像是榕帕,他们村子的人都姓榕,因为他们是‘山里高榕树下的寨子’,所以,巫女选择了榕作为姓氏。
别的村落有些人姓三(三寨村),有些人姓河(住在河边),还有些人姓诗——这个姓氏来源于那些海边的占人,他们中许多信奉天竺教,信仰大神湿婆,于是选择了第一个音节作为对旧信仰的纪念。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姓谢,这是为了表达对新信仰的感念。他们中大多数人每天都虔诚地学习,学到头昏脑胀才敢安睡,哪怕第二天醒来,这些知识有一多半会从脑海里飞走,但是他们还是拼命的学,认为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水稻的丰产程度是相关联的——海边的占人一向是很会种田的,但是他们的水稻也没有买活军的收成好,有些人或许会说,唉,这是因为汉人会堆肥,但占人们把什么都和神的眷顾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汉人会学习,谢六姐喜欢会学习的人。
谢六姐喜欢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是再不假的,所有汉人都这么说——一开始,占人只能通过阿孟和汉人们交流,但是现在,他们和汉人们已经很熟悉了,这些汉人们很喜欢炫耀他们在故乡的生活,“水泥路!你们想都想不到,大馒头,雪白雪白的,比南洋驸马——就是你们说的白玉仙人的皮肤还要白!”
他们在故乡已经过着极好的生活了,来到南洋这里,是为了将谢六姐的恩德向外传递——也因为在南洋这里做活‘补贴很高’,这些汉子们在家乡很难找到女人,他们来南洋,跟着田师傅们一起种橡胶,赚到钱可以回故乡买房,或者,他们也可以在本地娶一门亲事——本地信仰星月教的占人们,也有些跟着前来做活,他们很乐意把家里的女儿嫁给汉人,就是山里的占人,也有些姐妹愿意脱离村子,到汉人的营地里一起生活。
这对于村子的势力,是一种削弱,不过祖母们还可以忍受,因为知识教和其余别的信仰不一样,并不干涉婚姻的形式,也不干涉占人村子内部的规矩,他们只管他们重视的事情——工作、学习、注意卫生,千万不能饮用没有烧开过的水。
“痢疾就是对不重视卫生的愚民最大的惩罚。”田师傅们很严肃地说,“排泄物污染了饮用水,造成痢疾的流行,所以一定要养成去厕所的习惯。”
去厕所、刷牙、理发、洗澡、烧水,这些都是从前没有的规矩,但占人们抱持着对谢六姐的虔心一丝不苟地学习着,从中得到了神的恩赐——他们的皮肤病减轻了,他们的牙齿不疼了,他们的脑子比从前清醒灵活了(这其实是摄入热量变高的结果),他们中有许多人,除了下一个季节的事之外,还能看得更远,除了十以内的加减之外,还学会了乘除。
第一批水稻在三个月后就成熟了,南洋的天气太适合种水稻了,它们蹭蹭地长着,结出了细长的稻粒,人们在欢呼声中庆祝着雨季的离开,翻晒稻谷,卖力地踩着脚踏板将稻谷脱壳,一边踩着踏板,一边大声背诵着数学口诀,“三三得九,三四一十二——”他们中比较聪明的人已经开始学百位以上的加减乘除了。
他们看世界的眼睛,变得更加清明了,像是榕帕这样比较聪明的人,已经注意到了活死人和山民们寿数的不同,活死人们要二十五岁才能结婚——来到南洋后才放宽到二十岁,而在山里,二十五岁已经是寨子里偏大的年纪了,在山里能活到四十岁的老人都被当作是智者对待,他们看起来往往也非常的老——很奇怪,活死人们看起来都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知为什么,他们老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