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实质村长 这样的一片大平原,一年能产出多少米呢?(第3/5页)

那些北迁农户说,他们是因为占城附近的耕地不够了,为了补贴而主动往北迁移开荒的,在此之前已经上了很久的课,当然打了很好的基础,学习习惯比定或许还强。而这些南迁农户,他们中大多数人连拼音都不认识,根据他们自己说,他们本来也不生活在知识教的地域里,是用了几年的时间,陆续一步步从老家迁徙过来的。

“太旱了,没饭吃。收成一年比一年差,第一年走了一部分,大家多种点地,还想着能不能就这样,也就缓过来了,不行,第二年又是旱,大家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第一年还有人不愿走呢,第二年一商量,既然都带了信来,说是南边的气候好,种地能有收成,反而大家都想走了——树挪死,人挪活!”

“头一趟,大家都怕这个怕那个的,可等有人去趟开路了,你猜怎么着?能喘气的就都想走了!你说这人变得快不快吧!都说那五尺道上几千年没这么多人,那栈道都修好了,几乎全换新了,怎么呢?就是人多呗,那木材也没什么难运的,你一手我一手,玩儿似的就运过去了!”

虽然已经在南边生活了一段时间,但他们的官话还是带有老家的口音,和定之间颇有点儿南辕北辙的意思,说的都是官话,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要让彼此听懂可得费一番力气,反反复复地讲了小半天,定才算是明白了他们的路线:大概是翻山来的,而且是他未曾见过的高山,人们在山里修了路,叫做‘栈道’,靠着人力,把很多年前的栈道翻修了,还加宽了,又从一条很古老的,有几千年历史的‘五尺道’上经过,进了彩云道之后,再有一些人,又翻了山,跑到这里来种地了。

栈道……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要修呢?难道进山不就是在树林间趟出一条路来吗?还要修什么呢?还有那几千年历史的五尺道,这也给定带来了很多迷惑,他不知道几千年到底有多久,别人和他说,几千年前修这条路的时候,安南还是汉人管理的一个郡,定也相当的茫然。

因为他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所属的也就是管家和地主的田庄,安南是一个别人告诉他的词,别人说他是安南人,他也并不反对,但打从心底,他并没有对这两个字的什么情感联系——现在,比起把自己当安南人,他觉得自己更愿意承认他是知识教的祭司学徒,是一个会说两种语言的,刚刚开始试着教学的语言教师。至于说在历史上,安南接受谁的管理,他对此半点也不在意。他比较感慨的是这份记性——几千年的事是怎么能记到现在的,还这么清楚?

除开这些之外,更深的疑惑来自于他们最后的远行,“不是说,过了五尺道之后,就很好种地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翻一座山,多跑一段路呢?”

“哦!那是因为彩云道也快被占满了。那里适合耕种的地方本来也不多的,毕竟是山区么!”

这些人告诉定,彩云道的交通不方便,运米运货很麻烦——这个理由总算是定能理解的了。他也热切地点起头来,“我们这里去海边很方便,应该都来我们这里种米。”他认为这是很好的事,因为汉人来了,就意味着本地能得到仙种,农民少种地也能得到和从前一样的收成,多余的米也有买家,而且,来卖货的商队会变多,商品也比从前丰富而便宜,这全都是因为汉人来和他们一起居住而发生的好的改变。

定的确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和他的土人学生们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坏处,全是好处,他们还把地主都赶跑了,收的赋税也很低——分出去的虽然是地,可如果没人来买多余的粮食,再多地又有什么用呢?他们卖的货价格也很便宜那——用米直接就能换,那么好看的布,便宜得就像是不要钱——”

这都是有道理的话,当然,也有人说收米的价格会不会太低了——有些敏锐的农户,天生有点小聪明,已经意识到了,好像知识教现在很缺米,便立刻天才地发现,或许可以借着这股需要,说动大家一起给米涨价。不过他们也回答不了定的反问:就算把米的价格涨到原本的一千倍,那么,难道商队不会把货的价格也跟着涨上去吗?

知识教已经有一整个大平原在产米了,定对此是非常了解的,少了一个地方的产量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村子如果不从商队买货,又该去哪里买呢?好像也没有别的地方能产出大家需要的铁器、布料和药材了。如果村子里发生了疟疾,商队把金鸡纳霜的价格抬高到原本的一千倍,农户们又该怎么想呢?

从各方面来讲,似乎都应该感激赶跑了地主的知识教,但定也理解村子里一些悒郁不乐的情绪,因为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