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大雨将至
“除了皇四子之外,居然都没有想来请安,或者说表示出类似欲望,私下付出努力的皇嗣吗?这也太……”
“七殿下,您也知道,如今这世道也不比往年了,这些皇嗣都住在别宫,心中各有念头,皇爷这几年对他们也不算亲近,他们无依无靠的,又见到了那些……那些藩王宗室的下场,平素还要在皇后娘娘手下讨生活,被拿捏惯了,此时又如何敢轻举妄动呢?”
如今紧急成型的临时执政团,该如何绞尽脑汁地拿出一个可以执行落地的方案,来试着满足谢双吉——根本上是她背后站着的谢双瑶——的要求,这就是他们要通过会议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了。他们也的确没有浪费时间,在两个还不知道自己已被任命的顾命大臣入宫之后,立刻就开始闭门会议了。
这罕见的效率,也让谢双吉初步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的一番表演没有白费:这都什么时候了,要还和以前一样慢吞吞的,延绥那边的问题一旦扩大化,拖到大家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使馆初步定下的死目标也根本谈不上去维护了——外贼入寇,社会上的秩序荡然无存,还谈什么保住内陆百姓外迁通道?
这个死目标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难度一点不低,首先就要求北方必须维持最低限度的社会秩序和和平,不说去要求什么路不拾遗,强盗山匪全都扫荡一空,最起码不能大范围处于战争状态。不过,谢双吉其实也不知道敏朝现在能怎么把战争遏制在萌芽状态,如果她,包括使馆能想得到,也就不会让他们自己开会了,而是早就和田任丘等人沟通,寻找一个代言人来提出自己的计划。
也因此,这会儿,虽然她的目标是初步达到,但谢双吉心中的焦虑是丝毫不减,和线人沟通时,不自觉都是皱着眉毛——这线人带来的消息,也没有什么宽慰效果,居然除了太子之外,皇嗣中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筹码,这就很难受了,虽说需要的时候,筹码是可以被制造的,但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可以栽培使力的对象,也能省不少事儿。
不过,她也知道,面前这个小中人说得也不算错:对于敏朝后宫的变化,谢双吉是很了解的。她第一次来京时,就因为自己的身份和性别,比较广泛且频繁地加入到敏朝的后宫活动之中,甚至还参与了敏朝后宫的扫盲运动。第二次进京后,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见面次数有所降低,但人头还是很熟,对于敏朝皇嗣后裔乃至妃子的动向,也都掌握得很清楚,见了面也都能搭上话,这也是她进行宫驻扎的重要理由。
敏朝的皇嗣,在这一代算是一反常态,完全不窘迫,甚至可以说备选者很多。一直以来,民间都有声浪,把皇嗣的繁荣,和皇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绝嗣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似乎是一个很不祥的征兆,但说来也是巧合——大多王朝到了末尾,子嗣还真的都比较艰难。只有本朝算是个例外,算起来,皇嗣有十几人了——就算不计算皇女,皇子也有七八人之多,对于皇位继承来说,肯定都是够用了的。
皇帝的生育,有一个集中爆发期,在几年内,他一口气制造了很多小孩,那之后,显然是受到了某种消息的刺激,他的兴趣就转向了养生、练体去了,明显在女色上淡薄了很多,之后只是陆续有两三个皇嗣出生,这些后来的孩子,年纪尚小,虽然跟随母亲住在皇帝行宫内,但对于局势毫无影响,他们的母亲也都是没有名分的选侍,只有被摆布的份儿。
至于说头一批含太子在内的皇嗣,如今大概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还不到婚龄,也没有封王,朝廷每况愈下,也顾不得这些了,就藩当然也是没影子的事情,甚至很多人都不去考虑这个问题:藩王按道理都是大婚后就藩的。如果按买地的规矩来,二十五岁成婚就藩,到那时候……还有朝廷吗?或者说,朝廷的土地还剩多少?还能封到哪儿去呢?
很丧气,但这的确是所有人都不得不考虑的事实,皇嗣也好,他们的母亲也好,都要为未来做好准备。皇帝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说是完全不闻不问:太子后来舍给西林党做交换了,其余的皇嗣,在教育上他是上心的。
不像是自己和弟弟信王一样,都是由阉人启蒙,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就上位,虽然识字,但缺少政治和文化素养,在大臣面前几乎算是个半文盲。皇帝从小就安排皇嗣们由特科启蒙,除了太子之外,其余皇嗣都是在特科教育的背景下长大的,可以这么说,即便是敏朝覆灭,倘若皇帝一家没有被严格清算治罪的话,那么,皇嗣们靠自己的学识,至少也都能谋到一些诸如账房、教书先生之类的工作,也有一些有天赋的皇嗣,谢双吉知道,在理科上是可以胜任高级工人或者工程师的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