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葛谢恩的新职位(第2/3页)

别看平时在外救灾,葛谢恩能语重心长地握着大娘的手,把她说哭,一旦回到自己家里,她很不擅长处理这般情景,对着母亲,似乎就无法说上哪怕一句贴心的软话。眼看陈福顺回来了,也是找到了救星,忙给她使眼色。

陈福顺会意地上前抱住了葛爱娣,撒娇道,“舅妈,干嘛呢,谢恩好不容易回来休息几个月,你哭什么?笑都来不及呢!你这样,她怎么能放心在外呢?”

葛爱娣到底也不是那种感伤起来没完没了的深宅妇人,被外甥女这么一说,连忙回身擦了擦眼泪,堆出欢容道,“说得是——嗐,我这也是上了年纪,更年期,就爱瞎感伤,不说了,你们两姐妹坐,我帮着做饭去,还有两个菜,都是老徐他们从老家带来的,趁着新鲜赶紧炒了吃掉,别浪费了!”

两姐妹目送她匆忙离开,也是相视一笑,陈福顺低声道,“谢恩,舅妈这些年来常常惦记你,本来以为,北方灾害逐渐平息,救灾队开始逐一转岗安置,你能回羊城港来——或者,退一万步说,在太平地方安置,可没想到,这一次又要去袋鼠地,对她是个很大的打击,你看——”

的确,这几年来,倒不是说北方的灾害就完全停滞了,而是余下的人口,已经减少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间,不再会因为区域性的灾难而彻底丧失社会秩序——一个县的人口有时候都降到本来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了,大把田地都荒着没人种,现在北方很多地方的耕种方式都变得比较原始了,既然我也无法预料会不会受旱灾,或者有虫灾,那就广种薄收,抛荒的田地我也占来,只要不是全部绝收,那总是能够我口粮的。

同样的,因为人数减少,疫病的传播也变得困难起来,同样的灾害,给衙门带来的负担就要小。再说,大家也是轻车熟路了,鼠疫霍乱该怎么做怎么防,旱灾虫灾、地动天寒该如何处理,经过这么十几年来的总结培训,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

现如今,北方主要的问题,已经变成了边疆番族逐渐内迁产生的社会矛盾,对衙门来说,固然也是烦恼,但对救灾队来说,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使命差不多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没必要维持那么高的编制了。

这一年多以来,原本的救灾队员,也是各奔前程,当然,作为大功臣,有意于仕途的,也是个个高升,有些来自民间的救灾队员,不愿做官的,回到老家也是名利双收,衙门政策倾斜、民间威望提高,这也都是应该的事情。

葛谢恩的同事,就更不必说了,她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之后,便加入了一个特别救灾组——顾名思义,去的都是最危险,局势最复杂的地方。在这里历练过的队员,回到老家,至少都是官升三级,也有直接调入羊城港的,进羊城港这就是平调了,不过,去的也都是容易出彩的职位,一个个眼看着都是要大用的样子。

葛谢恩这里,也不能说是仕途不如意,说起来是也是升级了,只是又要出外不说,去的还是非常艰险的袋鼠地——她不但是袋鼠地跨城铁路的总协调,而且还肩负了袋鼠地的城建总负责人身份,三十岁不到,就能独当一面,主持一个开拓地的建设,虽然是条件相对有限的袋鼠地,但也是非常耀眼的履历了。

唯独就是一点——这一去,天知道要去多久,五年十年内能不能回来,这也难怪葛爱娣垂泪不舍了,陈福顺也是有些微词:袋鼠地还不比黄金地,起码有个雏形在,完全就是旷野,这一去实在是太艰苦,她担心表妹的健康,也在忧虑倘若她在袋鼠地安家,舅父舅母的养老问题——葛爱娣这都快五十岁的人了,退休也就是在十年内,这是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葛谢恩也理解父母和表姐的心思,她开始做救灾之后,在人情世故上也变得很达观,更能设身处地为旁人着想,不过,也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意志,因摇头道,“衙门需要我,也给我机会,我哪有不识抬举的道理?至于说条件的艰苦,那倒无妨,早已习惯了——袋鼠地、黄金地这些地方的经略发展,并非锦上添花,对我们本土也很重要,其实和救灾是一个道理,既然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就要有挺身而出的担当,否则,有什么资格开口?”

其实,她自从开始做实事以后,做夸夸清谈的次数反而少了很多,陈福顺也不是不懂得里头的道理,她勉强一笑,道,“你是站得高的,表姐已不如你——这些年来,能把自己手里的事做好就不错了,再要和从前一样,站在这么大的视野上考量,怎么说呢,好像过了那个年纪,就没这股劲儿了。”

葛谢恩笑道,“姐,你说啥呢,能把自己手里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底气了,多少人连这点都尚且做不到——要不是有你这样踏踏实实的吏目,扎根基本,如今我们本土哪来的百业兴旺?要是人人都能和你一般,现在大多数问题早就不成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