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新一代的使命

但凡人在做一件事前,倘若是瞻前顾后,把对手想得太厉害了,自己先胆怯起来,那么,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成功,这个道理,顾眉生也是知道的,她自己不论是学画也好,经商也罢,泰半也是如此。

入门之前,见到那些画师,个个昂然,而豪商的做派更是唬人,仿佛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天才,自己难望项背,可一旦着手,才发现彼辈也不过如此而已,很多讲究、规矩,是有,但对手也绝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不过,她也万万没有想到,沈曼君为代表的吴江一系,会粗心到这个地步—势大也的确是势大,但小辫子却也是实在茁壮,这么一总结下来,简直给人以一个感觉:他们之前之所以平安无事,在报纸一派,牢牢地把持住了最顶端的权柄,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一直没有人出面组织攻势。

这不是,稍微一留意一出手,现成的弱点就如此明显,在《买活周报》这样的喉舌关窍之地,吴江系的编辑,所占据的篇幅竟然高达八成以上!仔细查看出身,和张利青主编这样,出身贫寒,也不是江南人士,而是从福建道、广府道这些素来文华不算太盛的地方出身的编辑,一年能在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都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而倘若把版面按照重要性进行赋分的话,分数差更是会达到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江南编辑的总分,可能会轻易地达到破万的高分,而其余编辑的分数只能挣扎着过千而已!

破万和数百,这样强烈的数值对比,直接把事实渲染成了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画面,顾眉生也是第一次把数据统计,应用到舆论分析中来,其结果触目惊心,也是令她咋舌——平时日积月累,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单单一份报纸来看,也没有这么强的感受。

数据化之后,问题的严重程度似乎也上了好几个档次,她相信倘若把这样的数据对外公布,‘吴江系、江南旧文人把持舆论’这个论题,也能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而非如眼下这般,仅仅只是在有限的群体中,引发一定的关注。

“这是不屑遮掩吗?还是认为没有遮掩的必要?旁人也还罢了,有些文人脾气,自以为风骨孤高,不屑为自己辩解,能力到了,自然可以发文,也不是什么行贿送礼得来的机会,可沈编辑身为吴江的领袖,难道在政治上也如此天真吗.…”

非止顾眉生诧异,便连董惜白、窦湄,也是大惑不解,她们都能想到的问题,难道沈编辑在二十多年里,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其实,想要弥缝这个破绽,也有许多手段,最简单的连她们都能想出来—一就多用笔名,或者在编辑部每个栏目设两个名字就行了。

一个是对外的公用笔名,一个才是对内登记归档的真实姓名,《买活周报》接纳外部投稿时就是如此,是允许投稿者采用笔名的。如此一来,只有自己人知道,到底谁占用了每年的多少篇幅,外部想要从这些地方来抓小辫子,却是没有那么简单了。

“或许也是没有想到吧—我们是站在如今来看从前,自然觉得破绽很多,接近于匪夷所思了。可要想到,《周报》开办,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哪有公开图书馆这个概念?

每年的报纸合订本,在前几年也必然是新东西,倘若还是把书籍当成是珍贵的难得之物来看待,那就根本不会去考虑被查档的后果,报纸就如同邸报一般,发过也就完了,谁能想得到作者?

更不会有人想到,自己可以凭借报纸而一跃成为名流,这报纸的威力,也是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买地的疆域越来越大,而逐渐彰显扩大的。这个过程,恰好和我们长大的时间一样,是以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常识,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也能更好地利用和接纳此物,但对沈主编那辈分的人来说,这是个新东西,琢磨起来总有些滞涩,怕是不会和我们一样,运用自如,考虑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周全了。”

顾眉生思前想后,也就只有这样的理由,勉强能解释得通了—那周报刚创刊的时候,只怕填满版面都是难事,合格的编辑也很难找,发表文章根本就说不上是什么宝贵的机会,反而是一种回报不多的负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能力的编辑多负责版面,这根本无可非议,能找到人来干活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对于编辑这个岗位的认识,始终停步于此的话,那自然也不会觉得吴江的编辑多发文章,有什么好指责,有什么好需要遮掩的了。

也不好说沈主编是否就是做如此想的,这才留下了这个堪称致命的破绽。同时也要看到,周报前期,主管的人还是六姐,沈主编也是经过多年的历练,这才慢慢算是攥住了主编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