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5页)
冯夫人宁愿他们直接来找自己,不过,她不能主动牵连媳妇。
于是,她们跟着大批女眷到了凤仪宫大殿,这个场景,比每年的千秋节、除夕宴,还要盛大似的。
只是没人笑。
张皇后一如往常,坐在上首,说:“随意坐吧。”
京中夫人们毫不怀疑张皇后也是一伙的,过去太子做的事,都是张皇后在收尾。
十来个带刀的禁卫军团团围着她们,她们不敢吭声,席地而坐。
看着众女子身着麻布白衣,张皇后说了一句:“陛下现在没事。”
但没人笑得出来,因为现在没事,不代表一天后,两天后还没事。
不过,这也能给人心带来一丝安慰。
但眨眼间,她们就被外头踹门而进的动静,吓得魂飞魄散:“啊!”
有的抱头,有的发抖。
原来是何大郎,何大郎不仅没找不到豫王妃,还没找到元太妃,他心里隐有不好的预感,所以亲自来提人:“林家薛氏、薛家冯氏,都在哪?”
来了。冯夫人心中只有宽慰,看来没找到平安。
她还没站起来,就听一声尖叫:“她们在那!”
是徐敏儿。
她指着冯夫人和薛静安的位置:“在那!”
众人一愣,薛静安立刻站起来,声音发颤:“何大人,我就是林薛氏,我年轻胆大,你找我就行,我母亲年纪大了,心经不好,实在经不得吓。”
冯夫人怔住,四周的贵妇们看向薛静安,有欣赏,有佩服,也有悲伤。
镇远侯夫人,也便是薛静安的婆母,更是心痛,她当初挑中这孩子,就是觉得她既能善待姊妹,心性绝对不差。
果然,如今为了母亲,愿意挺身。
何大郎知道秦老夫人身体不好,苟延残喘,这个印象,让他下意识相信薛静安说的,冯夫人身体不好的事。
人活着才是人质,死了就没用了。
再者,他早就听妹妹何宝月说过,薛家三安关系非比寻常,薛静安肯主动站出来,已足够把薛平安逼出来。
如果实在不行,再找冯氏就是。
他刚要上前提人,就听张皇后说:“慢着。”
众人都看向张皇后,张皇后说:“你把人提出去,若激得镇远侯不悦,还要不要镇远侯的支持了?”
这也是何大郎担心的,太子党已和薛家彻底决裂,但镇远侯还没有,他是朝廷大官,被押在西华门关着,他儿子林政是翰林院庶吉士。
动了翰林,就不好跟读书人交代了。
而太子拿到诏书后,还要安抚群臣。
何大郎冷静了一下,事情没到最差的时候,他也不想做绝,就改口:“拿信物就是。”
薛静安忙解下衣服上的素帕,那本是带来哭万宣帝的,再拿下头上一根素簪,都有镇远侯府的造印。
何大郎拿了东西,大门一关,女眷们与外头的联系,又断了。
薛静安浑身一软,四周二十岁左右的少妇,都围了过来,给她拍心口。
冯夫人也被薛铸媳妇扶着走过来。
她看着这个自己从小忽视的庶女,心中沉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大胆。”
镇远侯夫人却说:“新珠啊,你养了一个好孩子。”
其余夫人也纷纷点头。
薛静安心想,她怕吗?她怕的,虽然自己和冯夫人之间,没有甚么母女情深,可冯夫人为自己谋了一门好婚事。
也是这门好婚事,让张皇后在这里留下她。
竟是因果相作用。
徐敏儿那边就没有冯夫人、薛静安这儿热闹了,好几个好友,还稍稍远离了她,她脸色不由发白。
宁国公夫人拍拍她肩膀,向四周说:“敏儿吓到了,刚刚是对不住镇远侯府和永国公府。”
事后找补,众人没什么好脸色,那声尖叫,真是太失体面,且不讲任何一点仁义。
尤其是对比之下,薛静安主动起身要护母亲,实在是令人感动的拳拳之心。
见众人不搭理自己,徐敏儿低头流了几滴泪,宁国公夫人其实明白女儿的顾虑。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永国公府上,却忘了宁国公府也是豫王党,老爷就不说了,大爷徐砚还在豫王手下做了一年的事。
等太子和何大郎想起来,宁国公府也要被清算的,谁能不害怕呢?
宁国公夫人偷偷观察张皇后,见张皇后气定神闲,更确信,太子的逼宫计划十分周全,说不定,现在万宣帝就在写退位诏书了!
因为与外头消息断了,凤仪宫内,人心惶惶,时不时就有夫人忍不住哭了两声。
对此,张皇后什么也没说。
不知道过了多久,凤仪宫中摆上了饭,却不是妇人们惯吃的精米,而是一人一个白馒头,这架势,显然是不饿死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