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连包子皮都超级好吃的……(第3/5页)

关春玲想了想,“我试试?”

闻言,许培桢看着关春玲,眼睛闪闪发光,“你会理发?”

“不会啊!”关春玲说道。

许培桢依然很高兴,“好!那我来给你当实验品。”

宋小红说道:“我会理发,文文武武的头发都是我理的,以前小五的头发也是我理。”

“哎,我们文文的头发也长了。不如一会儿我给文文理发,你们在一边儿学着点呗!”

“我们老家那儿呢理一个发五角钱,足够称上一斤米六块豆腐回去,自家菜园子里扯一把椒椒,加上青菜萝卜,足够让全家人好好吃上一顿饭的了!”

“也就是来这花花世界以后,才知道挣钱啊太容易了,不懒就行!”

大家都笑了。

就这样,晚饭后宋小红拿出了剪子,给儿子理起了发。

许培桢和张建新坐在张文左右,

关春玲和姜书远紧紧地盯着宋小红的动作,还学着她一手拿剪子一手拿梳子;

宋小红动一下,他俩动一下……

当然了,宋小红为了教学,特意把动作放得慢慢的,还不住得开口解说。

最终,平时宋小红十五分钟就能理好的发,花了大半小时,

但好在关春玲和姜书远也在宋小红的帮助下,分别给许培桢和张建新理好了发。

男人们争相拿着镜子看自己的新发型,很兴奋。

关月旖坐在一旁问道:“姜叔叔,后来呢?”

姜书远一愣,笑了。

他继续说起刚才他还没讲完的故事。

姜书远当了一个多月的拆迁办主任,而且在入职前已经摸透了列德村民对于拆迁这个问题的看法。

接下来,就是深入细致的了解村民们的具体诉求了。

老实讲,年轻人的工作好做些,大多都能讲得通道理;年纪越大就越难做工作,因为他们往往更讲究情怀。

姜书远是为了能跟儿子多说说话,才没话找说地说起了他在工作上遇到的事儿。

就,一个六十多岁的村民生养了七儿四女,女儿早年都嫁去了邻村,户口不在本村,倒是不用想拆迁的事儿。

但他有七个儿子啊!

前头五个儿子结了婚生了子,可后头还有两个没结婚的。

倘若没有拆迁一事,他家的事情就很好解决——给即将结婚的儿子起个房子就行!

以后儿子有了孩子且孩子多住不起,那就再想办法加建……

可现在,遇上了拆迁的事儿。

拆迁,就得按户籍人数和人均居住面积来算。

老头的长子四十多了,自己都已经当上了爷爷,儿子孙子足有十来口人……

可老头的两个小儿子才二十出头,还是单身汉!

政府倒是可以一刀切,按规定给以户籍人数和人均居住面积来算补偿和回迁的房子。

那老头要怎么分给儿孙们呢?

平分?

平分的话,大儿子一家能分不少,俩小儿子加起来都分不到一套!

再说了,小儿子大孙子,都是老头儿的命根子啊!

那,一个儿子分一套房行吗?

那长子怎么办?他们十几口人去挤一套三居室?然后两个小儿子一人住一套三居室?

老头儿真是左右为难。

何况他本人的养老多半倚仗大儿子,但两个小儿子又是他的心头肉……

所以他既是列德村里最大的刺头,也是反对拆迁的最中坚力量。

听了姜书远的话——

大家议论纷纷。

宋小红说道:“我们老家那儿呢,家里人多了要分家了,确实是一房人一房人分的。”

“但也有这么个说法——就是说大家都不富裕,无论给哪一个儿子起房子,都是紧巴巴的,所以得把房子折成钱来算。”

姜书远眼睛一亮,“这也是个办法啊!”

关春玲道:“再一个,老大结婚的时候,俩小的可能还没出生,但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可能已经出生了,老二老三说不定还帮扶过老大起房子……这个也得算进去。”

许培桢也说道:“可以是老大家多分房子,然后由老大出点儿钱,分给两个弟弟一点儿,让他的弟弟们再拿着这个钱,再买点儿新房子的面积,和着他手里分到的回迁房面积,怎么也能凑出一套房子吧?要知道,如果没有拆迁,弟弟要结婚起房子,当哥哥的肯定也是要出点力的。”

姜书远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啊!”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村里还有个老太太,一人养大了俩儿子,如今俩儿子都已经结婚成家了,她能分到三套大房子,之前她和儿子们商量好了,俩儿子各一套,她一套。后来她又跟我说,想把她一个人住的大房子换成二居室的小房子,然后利用差价来给俩儿子装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