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番外第五章 丑闻!绝对滴丑闻!(第3/4页)
不多时,一份礼单出炉,冯京与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对着伙计道:“你去吧,我自有计较!”
“诶!”
伙计满怀期待地离开了,就等着这位冤大头在攀比的心理下,豪掷千金,买下更多,却不知马车内的四人面面相觑,低声道:“司马君实真有相好?”
如果说之前还是大胆假设阶段,现在就开始出现证据了。
这起国子监光天化日之下的凶案,动机是情杀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
但就在这时,包默成突然道:“诸位不觉得奇怪么,司马君实哪来的钱财?”
冯京面色一动:“这确实古怪,司马君实为人节俭,确不似有这等财力……”
宋朝的科举打破了世家垄断,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靠着科举,改变社会阶层,但这个寒门,其实还是有条件的。
比如欧阳修,他再家贫,也有一位出身江南大户,能教起读书识字的母亲;
又比如范仲淹,他同样家贫,但父亲是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只是因为其父在范仲淹出生第二年就病逝了,其母改嫁,嫁给了苏州的另一位官员,所幸那位官员视范仲淹为己出,教授学问。
同样的道理,司马光家境不算富裕,却也是官宦子弟,之所以起名为光,是因为他出身时,其父恰好任光山县令,后来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增长见闻,丰富学识,才有了如今的大才子。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在文教方面,都有着上一辈的培养,但经济条件确实不好,生活清贫,可称寒门子弟,这点与隋唐时期的寒门,是与高门士族相对比,又有不同。
冯京与司马光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却从平日里的细节上,看得出来对方确实是生活节俭之辈,如今这突然一反常态,挥金如土地买入珍珠饰品,且不说舍不舍得,钱从哪里来呢?
“或许是贷钱。”
三小只在这方面的见闻显然不足,他们家中不允许大手大脚开销,但若说故意苛责钱财也不至于,一时间有些怔神,倒是冯京立刻想到一个答案:“司马君实得狄相公称赞,扬名于仕林,俨然是榜上有名,若他出面贷之,是能得钱的!”
公孙彬目光一动:“将此事禀明府衙,由官差出面,那些放贷的不敢隐瞒,这就是证据啊!”
包默成看向冯京:“当世兄,这能办到么?”
冯京笑道:“那当然,别说寻常放贷的,即便是大相国寺,也不敢违抗朝廷律令,必定会乖乖交代!”
曾经的大相国寺,是真的敢在贷钱上与府衙违抗的,倒不是依靠佛门的信仰,而是因为许多京师权贵都在其中,委托佛门将钱放贷给百姓,这样的情况下,总不能什么都查吧?
如今国朝的税收趋至稳定化,藏富于民的一大好处,就是借贷自然地降下去,权贵也宁愿把手往外伸,与辽人做生意,与西域商人往来,不再局限于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拼命地涸泽而渔,自然不会再力挺大相国寺。
这座京师最大的贷主,现在乖得跟孙子似的。
“我有一个疑问!”
钱财的来源能够解决,但一直默不作声的狄知远却开口问道:“倘若司马君实宁愿借贷,也要为女子买饰物,那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何苦一味地拒绝对方呢?”
公孙彬和包默成皱眉思索,显然男女情事的问题,超出他们年龄的范畴,最终齐齐看向冯京。
冯京缓缓摇头:“我想不出来!”
换成是他,无论是正妻的名分,还是腹中孩子的认可,在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肯定先一口应下,何必闹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实在难以理解……
“且慢!”
想到这里,冯京突然眉头大动:“狄小郎君不是说过,杀害司马君实的毒镖,是异族所用么,莫非他的相好,是一位异族女子?”
他的语气兴奋,觉得最后一个未解之谜俨然解开,一切都合乎情理起来。
司马光在守孝期间,一时按捺不住,与异族女子发生苟且之事,此后抽身入京,参加科举,不料却被有了身孕的异族女子找来京师,在尝试了贷钱购买饰物,三番五次安抚未果后,于国子监内最后一次相见,依旧不愿娶其为妻,矛盾彻底爆发,惨遭异族女子杀害!
当理清楚了这些,冯京的脸色又变了。
丑闻!绝对的丑闻!
不仅仅是司马光自己的,还关系到整个太学的名声!
太学开办了十年不到,已经全面凌驾于国子监,成为国朝士子最向往的学府,倘若在这个万众瞩目的科举关头,公认的大才子因勾搭外族女子,最后始乱终弃而亡,那整个太学都会被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