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天街逸兴 很想得到
隆冬清晨,旭日初升。
华瑶抬头望了一眼天色,清点了几十名侍卫,顺着一条崎岖小路下山。料峭寒风吹得她衣裙飘荡,她连跑带走,脚步飞快,不久之后,便抵达了山脚下一座凉亭。
葛巾早已恭候多时。她穿着一身厚重棉袄,外披一件狐皮大氅,双手收在袖管里,似乎十分畏寒。
见到华瑶,葛巾立即跪地叩首,肃然道:“臣等参见殿下,恭请殿下万福金安!”
葛巾带了几个官员前来接驾,赵惟成正是其中之一。他谨守本分,老老实实跪在葛巾的背后,还把头垂得很低,刻意避开华瑶的目光。
华瑶审视他片刻,低声问道:“凌泉之死,调查清楚了吗?”
“启禀殿下,”葛巾仰起头,凝望着华瑶,“前日里,圣旨发了下来,大理寺卿、都察院御史、刑部尚书、虞州提刑按察使司即将一同审理风雨楼一案、以及凌大人这桩命案。陛下圣谕,这两件案子,事关大局,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这些天来,下官没敢合眼,领着侍卫盘查了山海县周围的水路要道,恰好就发现了形迹可疑的盗匪。下官全然不会武功,不敢贸然行事,便写了一封折子上奏,上头立刻拨派了一支四千人的队伍前来剿匪……殿下,您和驸马曾在岱州扫荡了贼窝,传成一段佳话!此次虞州剿匪,下官斗胆,还请您率领兵将、再平叛乱!!”
言罢,葛巾给华瑶连磕三个响头。
华瑶视若无睹,只问:“奇怪,为什么虞州忽然有了这么多盗匪?三虎寨的这帮人,原先都聚集在凉州、沧州两地的交界之处,他们什么时候来了虞州?”
当空下起细细碎碎的小雪,密布的阴云笼罩着绵延百里的山岭,华瑶极目远眺,听见葛巾回话道:“羌羯之乱过后,三虎寨的气焰被大大削弱。凉州士兵骁勇善战,多次进攻三虎寨的老巢,杀得贼寇节节败退。这些贼寇,皆是贪生怕死之徒,纷纷逃往沧州各地,虞州又与沧州接壤,便成了他们的避难之所。”
华瑶若有所思:“是吗?”
葛巾赔笑道:“三虎寨的所作所为,难逃殿下明鉴。”
华瑶坐在凉亭的拐角处,手里握着一把凉州精铁锻造的匕首。她把匕首往上举,锋利的刀刃出鞘两寸,从她所在的位置看,刀锋刚好割过了赵惟成的脖颈。
风雪渐盛,杀气渐浓,赵惟成汗毛倒竖,艰难地吞咽口水。
“我还有一事,怎么也想不明白,”华瑶意有所指,“凌泉出事当夜,赵大人鬼鬼祟祟,前言不搭后语,我下令将他收押……”
赵惟成急切道:“下官指天发誓!凌大人遇害,与下官绝无干系!!”
葛巾也帮他讲话:“赵惟成天资聪慧,目力过人,凡是他眼里看到的人,三五年内忘不了。他曾经见过凌大人,也记得凌大人的身形,事发当夜,不须查看,他就断定了死者是凌大人,却没与殿下解释清楚,实属他的罪过,还请殿下严惩!”
纷飞的雪花落在葛巾的袖角上,沾湿了棉绸布料。她低头咳嗽两声,态度依旧恭谨,言辞却是绵里藏针。
葛巾把赵惟成摘得一干二净,华瑶一时无法追究。
况且华瑶还没摸清皇帝的心思,暂不知道皇帝是否执意要杀自己,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华瑶眉梢微蹙。
谢云潇看着葛巾,出声道:“赵惟成该不该受罚,全凭三司会审裁定。殿下怀疑赵惟成的供词,原也是有迹可循,你不必一而再、再二三为他辩解。”
众所周知,武功越高强的人,越不畏寒怕热,谢云潇的武学境界十分高妙,隆冬腊月也不穿棉袍。他立在凉亭之内,身后是纷纷扬扬的大雪,皎洁的衣袖随风飘浮,仿佛融入了皑皑雪景。天地之间的仙灵之气,全让他一人占去了。
葛巾注视着他,神智就有恍惚之感。
谢云潇又说:“这案子还没办完,你现在就下定论,为时过早。”
葛巾跪叩道:“殿下所言甚是!”
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灵台一霎清醒,葛巾转回正题:“那虞州剿匪一事……”
葛巾尚未讲完,华瑶就说:“为父皇效力,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荣幸。既然父皇降下了圣旨,形势已是万分危急。虞州与京城的距离不到二百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三虎寨的流寇在虞州扎根,祸及京城。葛知县放心,我和驸马都会尽力清剿虞州的贼寇。”
这凉亭里的一众官员异口同声道:“臣等跪谢二位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