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沈茉儿从省城回来后就抽空绣了一件绣品寄给陈嘉华, 用的是最普通的布料,线也是供销社里七拼八凑买来的,所幸图样不复杂, 用色也比较简洁, 成品倒是还算差强人意。
东西寄出去以后沈茉儿就把这件事撂开了。
总归她该做的都做了,后面的事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省城那边一直没有回音, 沈茉儿都差点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没想到陈嘉华终于写信过来了。
沈茉儿当场拆了信, 看完以后不禁诧异地扬了扬眉。
陈嘉华在信里详细说了这段时间以来她为在柳桥公社建立分厂所做的努力。
她当初和沈茉儿商量好的想法是争取在柳桥公社建一个分厂,不过这段时间跑下来,陈嘉华发现建分厂牵扯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不说他们自己厂里, 真要建一个厂, 相关的部门怕是不少都要伸手进来分一杯羹, 等到各方面关系协调好办下来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而且,建分厂绣衣厂的领导其实积极性也不高,毕竟难以预料这块肉最后落在谁的嘴里,自己劳心劳力半天没准到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最后陈嘉华还是找厂里领导请示了, 请求照着他们第一车间的模式, 直接在柳桥公社办一个第九车间。
这么一来就是他们绣衣厂内部的事情了,肉怎么煮都是烂在自己锅里, 厂里领导推进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件事也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日前绣衣厂内部已经召开了专门的会议通过了第九车间的筹建方案, 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后面只要按部就班地走就行了。
陈嘉华一开始努力想要促成建分厂,其实也有她自己的私心, 她在第一车间主任这个位置上干了不少年头了,靠技术吃饭的人,想往上再走一步简直难如登天。
建分厂其实对她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哪怕是跑到县里来做分厂的副厂长,级别也比车间主任要高。何况,以她的技术和能力,再加上沈茉儿手里的绣图和展现的绣技,陈嘉华是有信心迅速打响分厂名气的。
可惜事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最后陈嘉华还是放弃了建分厂这个想法。
陈嘉华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出发点还是为了绣厂,所以她也没有说因为建不了分厂就不管这件事,还是努力把事情给促成了。她在信里说已经在厂领导面前尽量帮沈茉儿争取,但是最终这个第九车间的人员怎么安排,现在也不好说。
绣衣厂肯定是要派人下来的,沈茉儿想要当车间主任,难度比较大,但是这个车间本来就是依托沈茉儿的绣图和技术才建的,所以车间副主任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还早,当务之急还是把车间给建起来。
陈嘉华最后说,两周之内,绣衣厂应该就会派人下来跟江北县这边磋商这件事,让沈茉儿做好准备。
绣衣厂跟江北县主要是磋商相关政策,其他的,沈茉儿当初就表过态,不管是分厂还是车间,管理上绣衣厂可以插手,但是选址和招工,都必须在柳桥公社。
这件事一级级地谈下来,估计还得一些时间,现在绣衣厂那边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沈茉儿倒没急着做什么,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准备着转正考试。
同时,村里关于她这次可能转正不了的传言也是愈演愈烈,别说她和傅明泽两个在村里的人,就连沈绍元一个成天起早摸黑来回公社的人都听说了。
目前杨柳大队小学一共三名老师,程涛作为小学创办时的元老和校长,已经解决了转正的问题,剩下就是沈玲玲和沈茉儿。
之前周满仓说因为比赛获奖的事,公社给沈茉儿争取了一个转正名额,大家只是觉得公社重视这次的荣誉,省里获奖呢,给沈茉儿一个转正名额好像也说得过去。
但后面说县里要求通过考试来确定转正名额,尤其是张俊良带来消息的时候,还特意说了这次县里这么做,就是为了公平公正,杜绝某些人通过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转正的情况,不少人心里就犯嘀咕了。
张俊良是纺织厂的技术工,在社员们眼中,那就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人,他说的话社员们自然没有不信的,加上田芳天天在外面吹,说她家沈玲玲可是高中生,比人脉关系他们比不了,比学习他们可一点都不怵,至少考过沈茉儿这个初中生那简直是手拿把掐,轻轻松松。
沈玲玲其实是有点心虚的,她擦线上的高中,学习成绩也一般般,不过想想沈茉儿都没上过高中,沈玲玲又觉得她妈说得没错,跟别人比不过,跟沈茉儿这个初中生比还不是简简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