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归来 他不需要她的“祝福”。……(第2/3页)
他是武人,自小与马儿作伴,先前不得已令那几匹马儿当场倒下,心中十分难过,此刻看到这最后一匹马还留着一口气,总想将其救回来。
若不是在这儿就遇到了太子,只怕连这一匹马儿也要断气。
侍卫赶紧接过缰绳,出于这些年来早已深入骨髓的默契,没有多问半个字,甚至在这一刻,心中忽而涌起一股酸楚,在寒冷的空气里,悄然红了眼眶。
这是他们羽林卫的主心骨,如今带着满身的风雪与疲惫,终于回来了。
靳昭没有说话,在他肩上重重拍了一下,便迅速转过身,行至萧元琮面前,单膝跪下。
“见过殿下,臣来晚了,不知殿下一切可好?”
萧元琮此刻已自车中下来,站在雪地里,看着曾经最信赖的手下,亦感到一丝复杂的情绪。
“阿昭,”他伸手按在靳昭的肩上,再弯下腰,双手托住靳昭的胳膊,将其搀扶起来,“回来就好。”
靳昭身上厚实的冬衣与铠甲冰冷一片,附着的那一层冰碴一触到温热的手心,便迅速融化,刺骨的寒意顺着毫无隔离的肌肤传递过来。
但萧元琮并未挪开手,而是待他起身站定,又亲自替他拂去两侧肩头凝结的冰霜。
“眼下正是时候,孤方才才接到消息,广陵来的队伍,还有半个时辰就要抵达京都,”他的目光转向远处苍茫的天际,轻叹一声,说,“好在你及时赶回来了,你是孤最信赖的人,孤的身边着实缺不了你。”
靳昭垂下眼,尽管因为连日的奔波,整个身子都如被水泡肿了一般,脑袋与双眼更是突突跳个不停,神魂仿佛也不在身上,但面对太子,还是沉声答道:“只要殿下吩咐,臣定万死不辞。”
太子才从城外回来,他看得出来,这个节骨眼上还要出城,所为何事,他也不难猜到。
-
萧琰记得,当时手下的人将几经辗转的信送入他的手中时,特意交代了,是那位年轻英俊的傅大人,趁着旁听审案、记录文卷的时候悄悄递出来的。
这件事,他一直放在心头,今日冒险过来,自然要问清楚。
他才离京不过半年多,她便又给自己找了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嫩小子!
“我记得他是太子的心腹,入了东宫当属臣,又被定下教导阿溶——”说到这儿,他的目光又看向她那碍眼的肚子,“你是不是还想让他教导你腹中的这个孩子?或是阿猊?”
云英自己动了动,直到觉得舒服了,才点头:“如此当然最好,傅大人可是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只怕满京都的达官贵人,都想要延他为师呢。若妾的孩子有幸也能得傅大人指点一二,那便太幸运了。”
萧琰先前并未太留意这位傅探花,只记得此人在许州时的表现,还算有几分头脑与风骨,让他有些另眼相看,只是可惜进了太子的麾下,如今想来,那张白皙清秀的脸庞,看起来实在有些碍眼。
“什么探花,不过稍会舞文弄墨些罢了,生得如笔杆子似的,在真刀真枪面前,还不是命如草芥,”他冷嘲道,“依我看,你这两个孩子,就该多习武,文武双全,才是最好。”
云英知道他有这一身样样想与别人比一比的毛病,忽而就要发作起来。
“文武双全,少不得一个‘文’,傅大人擅文,是个中翘楚,”眼看萧琰面色不虞,她又说,“至于‘武’,殿下若愿意屈尊,偶尔指点一二,妾自然也求之不得。”
“少糊弄我,”萧琰知道她又在拐着弯地恭维他,让他重重举起,再轻轻放下,但他这才偏要问清楚,“你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云英轻描淡写,“傅大人心善,为人正派,见不得我们孤儿寡母受苦罢了。”
“真的?”萧琰
眯起眼,怀疑地审视着她的表情,“你没有引诱他?”
云英面色动了动,轻笑一声:“他也算帮过殿下一次,就在殿下离开京都的那一日。”
她遂将端午那日,傅彦泽明明发现了他的蛛丝马迹,却没有当场告发给羽林卫的事说了出来。
萧琰冷哼一声,一点也不相信:“你想说,他是因为我,才帮你?”
云英摇头:“妾想说,他还记得殿下当初在许州的恩情——不光是对他的救命之恩,还有对许州百姓的救命之恩,傅大人是个心中有大义的人,他忠于大周朝廷,尽管从前一直倾向于东宫正统,但也绝非完全不懂变通之人。”
她在给他细说傅彦泽的好处,看起来,隐有替他日后用人做打算的样子,可说到底,还是在夸那小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