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5/6页)
“我觉得现在正是找回古董的好时机。”傅承勖笑道,“案子由你来查,我非常放心,宋小姐又在安全的地方。我正好可以放手做我想做的事。”
“你知道郭仲恺怀疑你是新光会的对家吧?”袁康问,“我奉命派了两个便衣盯着你呢。”
“你是说那两个假装成报刊亭新老板和环卫工人的弟兄?”傅承勖道,“这么热的天,他们俩怪辛苦的。”
傅承勖手下除了一群多才多艺的门客,还有一批精干的雇佣军。巡捕房那些笨手笨脚的小巡捕,哪里瞒得住傅承勖手下的眼睛。
袁康无奈摇头:“算了,说正事吧。这一次你要偷什么?”
“是一件大货。”傅承勖看了看表,“时间还早,不如我直接带你去看一看?那家人姓吴,我们在生意上有来往,交情尚可。我略提了一嘴,吴老板便同意让我参观他才翻新的宅子。货就在他的新宅里。”
“都是朋友,你还去偷?”袁康讥笑。
“这样才有趣,不是吗?”傅承勖挑眉,将手一伸,“请。”
傅承勖那辆气派的凯迪拉克轿车在上海也不多见,很是有名。没有男人不爱豪车的。袁康私底下心痒了许久,今天终于有机会坐上这辆豪车。
前往吴家的途中,傅承勖将一份文件递给袁康:“这就是这次行动的目标。”
袁康皱着眉打量着照片:“这是……”
“浮雕。”傅承勖道,“山西的一座明代古庙里的观音像浮雕。它大约在三十年前被盗走,流落海外,直到被我义父收购。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同这一尊观音一并被盗的浮雕佛像,一共有四个。观音是目前唯一回到中国境内的,其余的都被洋人收藏了。”
“洋人连贼都不如,就是一群劫匪!”袁康厌恶道,“仗着枪炮厉害,到处打家劫舍,所到之处,连地皮都要刮掉一层。就这么一群缺德玩意儿,搞不懂阿狸怎么还那么喜欢他们的东西?”
“我觉得宋小姐欣赏的仅仅只是西方的艺术。”傅承勖道,“她并不盲目崇拜西方。‘师夷长技以自强’,我想这是她的想法。她服装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将中西方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风格。”
袁康对艺术几乎一无所知,听傅承勖洋洋洒洒地说了老长一段,忍不住翻白眼。
车停在吴公馆大门口,一位中年管事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
“傅先生,老爷已吩咐过了,今日就由在下全程陪同您参观宅子。您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
吴公馆果真装修得精美华贵。
主人家是南洋华侨,屋子内部装饰便采用了东南亚风格,以白色、深棕和墨绿为主色调。
百叶窗,芭蕉扇,藤木家具,橄榄色的墙壁和法式黑白地砖,再配上金玉摆设,青花瓷,油画。整间大宅典雅庄重,富丽堂皇。
“我家老爷最年一直住在槟城,这屋子自打翻新后就空置着。”王管事道,“老爷特意从法国请来一位建筑师。屋内所有的地砖、石料,全都是老爷从欧洲运过来的。家具大都是黄花梨木和红木,地板是清一色金丝楠木,也全是老爷从南洋那边运来的……”
王管事领着客人先参观了书房,穿过中庭,又在客厅和餐厅里转了一圈。
“吴老板翻修这屋子,着实花了一番大手笔。”傅承勖赞不绝口。
袁康不紧不慢地走在最后,锐利的目光扫过四周。
房子的格局,家具的摆设,电灯开关的位置,飞速地被他记在脑海之中。
“这是赵孟頫的字?”傅承勖在一幅书法前驻足。
“傅先生好眼力!”王管事道,“这是我们老爷最得意的收藏之一。”
傅承勖道:“难怪一直有人说吴老板是古玩收藏界的大玩家,藏品中不乏绝世珍品。”
“傅先生过奖了。”王管事笑道,“我们老爷的藏品可件件都是真品。不说槟城的老宅了,就是这里,也专门修了一个展厅,用来陈列一部分珍藏。”
“哦?”傅承勖挑眉,“今日我们可要大开眼界了。”
王管事将两位客人领到了一个偏厅。
偏厅大约百来平方米,陈列着各类精美的瓷器和金玉,墙上挂满各个朝代的名人字画。
王管事对这些藏品如数家珍,傅承勖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解。
逛着逛着,袁康忽而停下了脚步,仰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块巨大的浮雕。
浮雕年岁已久,被盗后辗转多地,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表面的彩漆几乎脱落殆尽。
可纵使经历百般沧桑,观音依旧面目慈祥,唇角隐隐含笑,俯瞰众生。
袁康肃然起敬。
“这个观音木雕是老爷前阵子让人拍下的,准备送给老太太做寿礼。”管事解说,“它只是暂时放在这里。下个月有船回槟城,会把这观音一道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