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周长城进入这个港资工厂,融入得比他预料得更为顺利。

刚开始,他以为自己方方面面都会不习惯,尤其在与人相处上,要磨合好长一段时间,但没想到厂里的同事们来自四面八方,最北的去到了哈尔滨,最西的去到了宁夏,大家都是外来人,抱团的肯定有,但一旦打散到各岗位,就不明显了,也有一些是广东本地的,不过人数不多,聚在一个厂子里,就像是天南海北下了一大锅不同馅儿的饺子,不管好吃不好吃,一锅煮熟,何况各人做各人的事,除了级别和分工不同,完全没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分别。

这里风气和平水县电机厂的风气是完全不同的。周长城感受着新环境带来的新奇感,每日都很有期待去上班,慢慢把在电机厂被开除的那股郁气给一点点散去。

自然,里头也因为有王忠良等人对周长城的欢迎,在他入职的那日,王忠良就介绍了四川的葛宝生和湖南的李腾飞给他认识,果真如他所说,四人在一起刚好凑一桌麻将。

这三人都是从各自家乡的国营工厂出来的,年纪都比周长城大,已经结婚有孩子了,性格相当随和,其中俨然以年纪最大的王忠良为大哥。

葛宝生说话带着川音,偶尔冒出一句“要的”,爱说爱笑,更是策划着休息的那日要组个麻将局,让大家都把家小带出来认识认识,大家都是外地来的,有缘分聚在同一个厂子里,当亲密的朋友走动也好。

李腾飞也是个开朗性子的,来了新人,说不到几句话,一下子掏心窝子,就把自己家的情况都讲了,他的堂客和独生子跟他一起到了广州,在越秀那一片租了个房子,他和周长城一样,不住园区的。

葛宝生的老婆还在老家,夫妻俩儿商量好,等他在广州安稳一些,还清了前头家里为了供他和弟妹读书的债务,就把老婆孩子还有丈母娘接到广州生活。

至于王忠良,他只说自己的妻子顶了自己从前的岗位,在国营厂过得安逸,又和父母在一起,孩子也有人带着,就暂时不动,维持异地夫妻的局面。其他倒是没有多说。

周长城的情况就更简单了,刚结婚一年多,夫妻俩儿目前就在附近的亲戚家住。时下到城市打工的人,依附同乡或者亲戚,都是很正常的事,那三位大哥都很羡慕他在陌生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可依赖的亲人。

尽管周长城有过相关工作经验,但仍需要三个月的试用期,这试用期的工资也会打个八折,不过二十块的住房补贴是没有扣的,公司规定如此,周长城计较不得。

第一天,王忠良安排了个四十岁左右的广东师傅带他操作日本机台。

这师傅是客家人,大家都叫他安师傅,安师傅一口客家普通话听得周长城费劲,每次都要重复确认一些关键的操作点,安师傅心情好就多说几句,心情不好就劈头盖脸骂人。

厂子里几乎都是这样的,老带新,新人总是要吃点排头,从前周远峰对周长城师兄弟三个这样好,该骂的一句也不少,仿佛只有打骂才能成才。

大概是天气热,周长城心里是有点躁的,可他在厂里也待了这么多年,知道其中的弯绕,男人们之间相处可没有这么细腻,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的单线沟通,这个安师傅骂归骂,但一点没隐瞒技术,冲着这点就算是个厚道的好人,因此平日里,他还会给安师傅带点吃喝的东西。

王忠良私下和周长城说:“整个厂,安师傅是带了最多个徒弟,真正出师的没几个,因为熬不住。学我们这行的,很多都是连初中都没读完的小孩儿…”想到周长城也只有个初中毕业证,又多此一举说,“小周,我不是说你啊。”

周长城就笑,不接这个话,忠良哥说得是事实,他不否认。

王忠良见他不在意,就继续说:“做我们这行,学校里待的时间不够,就得在实践中学习。但是很多小孩儿跑出来打工,心野,外头诱惑又多,静不下心来扎实学东西。安师傅是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也不高,你看他技术纯熟,是从前是在深圳,跟着香港的师傅们一点点打磨,十年才当大师傅,尤其是模具的抛光和打磨,那真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我安排你跟他学,也是因为他的技术相对过关,教人的时候凶是凶了点,但是你不懂的地方去问他,他怎么都会和你说。”

“何况男人嘛,被人骂两句又怎么样,脸皮厚点,能学到东西,那能力还不是你自己的?”

周长城本来有点怄气的心思,也被王忠良给劝得服气了。

总得来说,托桂春生和方敏浩的福,周长城进入这个厂子,还是幸运的,比许多苦苦蹲在各个工业园区门口等招工的人要幸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