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页)

说好了电话费是他们小两口出,桂春生也不争,实际上,周长城和万云来了之后,日常花销上他省了不少,除了车子的油费是自己掏,家里一切吃穿用度都是两个年轻人在负责。老实讲,真正血亲一家也未必能做到这样,丝毫没有和他计较金钱,桂春生对目前的生活很是知足,这么大半年下来,他始终认为自己把人带进家里来,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现在深秋,广州的天气也慢慢开始冷下来,广州是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自然是比不上平水县那种刺骨的山风跟河风,但平日里外出,也是少不了毛衣和外套,不过在老家穿的那种厚棉袄是用不上了。

万云和周长城赚了点钱后,去市场买衣服已经不像刚开始时畏手畏脚的了,该买就买,该穿就穿。

吃穿是穷不了的,沾染上黄赌毒才是家庭大祸害。

之所以每个月都去买新衣,是因为刚到广州的时候,他们穿着老家的衣服招摇出门,花布衫,黑裤子,还有自己做的老布鞋。

大概是实在太沉闷了,桂老师看不下去,有一回他对小两口说:“你们才二十岁就穿得这样老气,等到了我这个年纪,你们还能挑什么颜色穿呢?”

这句话把周长城和万云说得脸色发红,第二天就跑去买了艳色的衣服,除了干活做饭,都尽量打扮得体出门,桂老师的话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性,先敬衣裳后敬人,穿着体面出去,收获的目光和尊重都是不同的,他们没必要把自己活得跟苦行僧似的。

这些细碎的小事,时刻充斥着三人的生活里,他们三个也磨合得越来越好,互相知道相处的界线在哪里。

万雪的回信是在二十天后,十二月初的时候。

万云刚从工业区卖完盒饭,骑车回到珠贝村家门口,就拿到了万雪的信。

最近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万云沿着江边的路,一路骑回来,路上人不多,她把车子蹬得很快,前阵子赚到了钱,她已经把自行车后面改造得跟冯丹燕的车一样,两边可以各放一个桶,上面还能再绑个框子。

现在天气冷了,盒饭冷得快,万云都是在桶下面装上热水,温着饭菜的,等水快凉的时候,又从框子里拿个热水壶出来,往下面再灌热水,保持温热。

回来的时候,珠江边的风吹得她脸上和脖子上都是凉凉的,不过因为一直运动,倒不觉得有多冷,到家洗完两个小桶,刷好锅,手还是红红热热的。

现在冬天,万云仍在考虑,要不要给一家人织一副手套,早上还是有点凉意的,尤其是桂老师,他早上穿得比周长城要厚很多。

做完这些杂事,万云才有时间躺在书房里,美美地看信读书。

万雪不似万云有众多感慨,平水县本就不是个多有变动的地方,她的生活相对平稳,不是丈夫女儿,就是同事邻居,后来开始卖一些广州寄回去的东西,也会说一些卖东西时遇到的事,像是万云寄回去的电子表就是她的小姑子孙家欢在学校里卖,万雪给这小姑子一点小抽成,意外地促进了孙家人和孙家宁的关系缓和,她多次在信里说这家人跟钱最亲,内心颇为看不上的意思。

而至于万云说自己去卖盒饭的事情,万雪在信里写得很轻:“阿云,你在广州待了这么多个月,最终决定去卖盒饭,也不算太出乎我的意料,从前在县里你就担担子出去做小买卖,到了广州,延续做小买卖这件事,很符合你的能力和习惯。”

其他的,万雪就没有再多说了,她的注意力太分散,要操心很多事,姐妹俩儿距离又太远,就一封信,心与心之间并不能贴的太近。

万云却在看完万雪这封信后,心像是装满了水的棉花,一直在往下沉,原本很有精力的一个人,再次看完万雪的信,精气神好像被抽走了。

她传达出去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心情,没有被万雪接收到,姐姐只是轻飘飘地来一句“不意外”,万云心中难受,在决定买盒饭前的那种纠结心态又开始找上她,只是这人是自己的姐姐,她又舍不得怪万雪,只好自己慢慢消化这种令她反复的情绪。

万云出去卖盒饭摆摊子的事情,夫妻俩儿都没有和桂春生讲,因为桂老师并不是那么支持他们做这件事,为了不引起三个人之间的口舌纷争,他们都选择不说,等着哪一天桂春生自己发现了再说。

桂春生对家里的事全然交给万云,是很放心的,这种放心,是亲人们之间的放心,比如每隔一日就能听到他在问:“阿云,我的剃须刀放哪里了?”

“长城,之前你帮我去拿的药还有一盒,过两天你再帮我去拿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