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3/5页)
三人没有再吵下去,各自带着情绪去了电话会议室,因为今日一大早,要跟香港梁志聪那边连线,一方面是总结上周工作,一方面是布置新一周的任务。
周长城明白自己这两年来在昌江精密受了不少委屈,可随着他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今已经很快速地摆脱了那种“受害人”的心态,不再是任由着他人揉圆搓扁的小职员了。他也不准备离职,昌江给的工资高,而且正是因为广州厂的人员和部门配备不完善,才给了他更多发挥的余地,职业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周长城休息的这几日,认真思考过了,自己还很年轻,对工业这行有热情,将来是有很多空间的,不是他狂妄,周长城甚至想,昌江只会是他人生的一个节点而已,说不定将来还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在等着自己。
至于那种委屈的心态,周长城理顺自己的思绪,决定接受它,确实是受了一些不公的对待,还有他人变形的目光,而自己在这些外界的情绪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心理波动,但这些都不重要,他要学会抓大放小,工作就是工作,要变得和姚劲成一样,更加冷酷、冷静、理智,真正分清楚什么是对事不对人,什么是对人不对事。
修炼,是一条很长的路,周长城想,自己才二十五岁,他浪费得起。
今天跟梁志聪那边开会的速度还算快,主要是根本没进度,有什么好汇报的?
周长城这边是早就发言完了,早上他回来,带上自己编制的表格,到生产和采购那边走两圈,再对一对上周的设计安排,就知道自己的进度卡在哪儿,接下来一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且他跟梁志聪之间,这么些日子,也终于磨合出一套下属对上司汇报和相处的方法。
此时,“向上管理”和“期望管理”这两个词汇还未大行其道,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周长城就已经在无知无觉中,慢慢去摸索这种边界感在哪儿了。
为难的是于小山和郭泉两人,不是说他们画图不专业,或者不敬业,而是他们的汇报远没有周长城那样圆滑,肯花脑筋和时间,再加上语言问题,说话磕磕绊绊的,表达得前后难以一致,被梁志聪一询问,逻辑架子就散了,非常需要重复的锻炼。
梁志聪每回都特别粗暴地打断他们,让他们回去写些书面的汇报过来,他甚至当着两个下属的面直接说:“每次听你们两个说话,我的脑子都要死一回!”
开完周会,周长城、于小山和郭泉三人正准备和梁志聪说再见,于郭二人已经把凳子往后推了,电话那头的梁志聪忽然开金口道:“周长城,你留下。”
过了一分钟,梁志聪在香港办公室那头听到一个关门的声音,问周长城:“他们两人出去了吗?”
周长城:“出去了,现在会议室只有我一个人在。”
“嗯。”梁志聪在电话里明显沉吟了一会儿,问,“最近有其他厂的人在挖你过去吗?”
周长城略略挑眉,这还是第一回 ,梁志聪跟他说一些除了工作之外的事,他下意识摇头,又想到对方看不到,笑了一下,说:“没有。”
“好,有的话,你要提前跟我讲一声。”梁志聪的声音很淡定,心想,大概是张美娟小题大做了,跟他讲周长城最近没来上班,但时不时又在工业区附近碰见他,进出哪些街道,似乎在打听什么东西,她担心周工想跳槽。
昌江精密在工业区附近,是有点名声的,周长城这个人已经慢慢开始培养上道了,有人想来摘果子也很正常,尽管梁志聪还是不太看得上这个下属,也不是多可惜周长城会离职,而是觉得这人走了之后,他还得重新培养一个好把控的新人,这对他来讲,也是工作和精力上的浪费,且看姚生作为老板的态度,很是忌讳广州厂无人可用的局面。
跟上司的话说到这里,周长城对梁志聪提出了自己职场的首个要求:“梁工,我要求公司给我一个正经的身份。”
梁志聪诧异,大概是两地文化不同,他还未听哪个员工找公司要“正经”身份的,他们又不是国营企业,还讲究正式编制和临时工,每个正式领月薪的职员,都是昌江的正式工,但随后又平静下来:“你想要什么样的正经身份?”
周长城整理了一下思路,说:“我在广州厂除了担任设计组方面的工作,还负责了至少六成的项目统筹工作,这对我来讲,是一个超额的负担。”
“我知道,姚生一直想招个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过来,并没有在厂里培养人才的打算,那么,这个我就不去说了。但是——”周长城顿了一下,吞吞口水,顺着自己的思绪,继续说,“但是目前,我们设计组的大部分工作都要在我手上过,甚至如果你不在广州的话,生产和采购,包括梅副厂长那边,都要认我的签字,自然这个签字是代理你签的。可我毕竟是一个助理,并没有比于小山和郭泉高半个等级,这种签字其实是不合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