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2/5页)
一家三代人去看新房的时候,桂老师仍坚持给他们送了一幅墨宝,周长城和万云倒没拒绝,装裱之后挂在了小书房里,让孩子们一抬头就能看见爷爷写的字:香兰雅室。
“不错,很符合你们年轻人的审美。”桂老师看了周万二人的新房一圈,较为中性的色调,还是不懂为什么万云要选那种软趴趴的沙发,这样大的房子,不就该放木头家具,才有沉淀感么?
这老爷子也有点倔,他和周万二人互相不认同对方的审美,但看到之慎在沙发上滚来滚去,之嵘抬起头,也能兴奋地爬几步,他心里又很欢喜,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新家,家中新生命多,希望就多,也不再点评小辈与自己不一样的选择了。
尽管桂老师的审美老式,但他给周万二人在生活和人生方面的建议,一直都让他们有醍醐灌顶的冲击。
就像是在万云的病床前,桂老师提点她,要学会动脑筋去赚钱,而不是一直在消耗自己的体力,这永远是最次的一种赚钱方式,就差没点着她的脑子说:“要武装和进步你的思维。”
还没出院,万云就跟周长城讲了桂老师的话,不过她现在的想头还比较浅薄,只能想到建房子收租之类的方法。
周长城则是说,最近跟几个同行坐下吃饭,慢慢认识了一些银行的人,除了股票,银行还代销基金:“...有个专门给孩子的教育基金,在五岁之前能买,一次性../交十万,那到他十八至二十岁的时候,可以一年领一万块的生活费,领完后这笔生活费后,就给他们返回二十万的现金。其实就是变相在给孩子积一笔定期的钱,我听庄锦龙也说过,他给两个孩子都买了。”
这当然会涉及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化的问题,但到了孩子那个年纪,正是要读书或创业的时候,倒是能让他快速拥有一笔现钱。
后面想想,金融改革初期,好多产品的收益率确实都很狂野。
不过周万二人刚买完房子,又刚装修完,还背上了二十年的房贷,手上现金就剩得不多了,所以给之慎和之嵘买基金的计划只能暂时往后放,但后面肯定要优先之慎的。
“如果不去碰股票那些东西,又不自己做事业的话,那还有什么方式能做钱生钱的呢?”万云提出疑问,深深感受到自己脑子被无知所束缚。
而周长城现在则是没有精力去想这个问题,新云城在起飞,他这个老板也没得清闲。
万云没有限制自己,她四处去观察和打听各种理财方式,是的,除了储蓄之外,“理财”两个字渐渐进入万云的脑子里,现在电视上好多是教人如何炒股买基金的,万云细致比较过一番,基金较平稳,还能看一看,但炒股,万云认为自己的心态暂时还承受不了那种起落。
当然,她只是知道了一些基础概念,没有真正投入去钻研这件事,毕竟人家花一生时间去做的金融,她怎么可能三两个月就能理解透彻呢?
不过,万云倒是在庄锦龙和裘阿姨嘴里听过“家庭资产管理”这种名词。
万云最近脑子里一直浮现着彩虹说过的话:这个世界是很大的,无奇不有的。现在想来,不单人性前面,什么人都有,其实赚钱的路子也是千奇百怪的。
之前她和周长城从来都没有想过往这一方面去想,只要觉得不停地赚钱,把钱拿在手上就安心了,没考虑过保值、通胀、利率、货币放水之类大方向的事,甚至没有想过自己身体逐渐走下坡路之后如何赚钱的问题,现在这些没有经历过的,全都一个个找上来了。
裘阿姨是做艺术品买卖的,偶尔也会在中间过几件古董,对国外避税和现金流转的方法了解得更多,她看万云现在开始关注这些方面的内容,对她提过,资产是可以做配置的,同时也要善用金融从业者的专业。
不过周万二人现在手上的东西都是看得见的,数得出来的。更深层次的那些,裘阿姨就没再说了,万云也不问,问多了也不是自己能够得着的,还是要注重眼前。
现在网络消息很发达,不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广播里,都能接触到这些四处赚钱的信息,她虽不懂,但很多东西都是从不懂到懂的,倒是很愿意花时间去了解。
又一个看完《理财宝典》的节目,万云再次提问:“城哥,你说如果我们要去做资产配置的话,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现在接触这些新名词,对她来说还有点拗口。
她还是有点疑惑的,桂老师只是很笼统地说可以从土地方面做储备,但买地在现在的政策下不是简单的事,而且他们手上的钱很有限,到底要留多少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还是说想这些还是太早了,就应该专注手上的事情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