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直接斩杀

大梁建朝百余年间,科举出现过许多事情。

可像是这样,在科举以前,几个出题的老臣聚在了一起喊冤的事,是前所未有的。

顺天府外,人声鼎沸。

来往的皆是学子,还有些个看热闹的百姓,却都是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到了。

施元夕站在了国子监学子中,听得无数学子议论纷纷。

“……别的也就不说了,于翰林可是最为正直不过的人,如今竟是连他也遭受了这样的冤屈!”

“科举是国之根本,如此构陷出题者,是打算毁了大梁的根基吗?”

“我倒是有一事不明。”施元夕抬眸,看向了前边站着的路星奕。

他与周淮扬二人并肩而立,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眼下距离科举也还有些个时日,此前也未曾听说有考题泄露之事,当然,我只是说我没听到。”

“这三位大人为何这般大的反应?”

周淮扬看了他一眼,并未多言,倒是施元夕边上的李谓缓声道:“既是试题还没有真正散播开来就已经发觉……那便只能是内鬼所为。”

他说得隐晦,可这番话以后,连那一惯漫不经心的路星奕,都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

旁人或许不知道翰林院的情况,他们几人却是心知肚明。

什么内鬼?

这分明影射的是顶上那无法无天的一家。

路星奕脸色沉了下来,身侧的周淮扬轻声补充了句:“于翰林等人,一直在翰林院中颇受排挤。”

这次的出题人,却偏偏绕过了所有魏家手底下的臣子,偏偏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怕是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

路星奕听了,当下冷笑:“青天白日,皇城脚下,竟是逼得为朝廷鞠躬尽瘁的三个老臣,以这般决绝的方式来求一份公平。”

“可笑。”

若说方才的话,尚还只是普通的议论,路星奕最后的这几句,便是真正的意有所指了。

周遭安静下来,无数复杂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魏家只手遮天,这等情况下,还敢说出了这样的话来,路星奕也真是不要命了。

不少人都在惊讶,唯有施元夕离开以前,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路星奕的背影。

庙会之事后,周瑛派人调查过了这路星奕。

路星奕当时之所以会出现在了那边,是因为他所投的新兵营,就属于京畿营麾下。

那日庙会一事上,他表现英勇,救了不少的无辜百姓,事后还得到了方运的嘉赏。

可没过几日,路星奕就自发离开了新兵营。

他是国子监学子,又进了新兵营,本是不合规制的事,可这等事情,若是没有人计较的话,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路星奕还是走了,且没有半分犹豫。

这一段时日,虽说在国子监内还是不怎么听讲,但几乎没有再做过翻墙逃学的事。

施元夕想着事情,进了拐角处,抬眼就看见路边停了一辆马车。

徐家小厮候在了马车外,看见了她以后,往后退了一步,轻声道:“县主,请。”

此处远离人群,位置较为隐蔽。

这辆马车从外边看来,尤为质朴,施元夕登上马车后,那徐家小厮便迅速离开了这边。

马车内顿时只剩下了徐京何和施元夕二人。

施元夕坐下后,神色坦然。

翰林院和国子监,本是两个职权不同的机构,原本来说,徐京何一个司业也插手不到翰林院的内部事宜中去。

可眼下不同。

在科举一事上,他是主考官,代天子行督促、判罚之事,闹出来的事情又和科举有关,他便有着极高的权柄,可以名正言顺地查处翰林院。

而魏家交代给施元夕的事情。

明面上看起来,是在施元夕还没有来得及做出行动时,此事就已经不成立了。

三位老臣公开表明说科考题遭到了泄露,此刻再去做什么栽赃陷害的事,是唯恐这把火烧不到自己的身上来吗?

施元夕用的法子说来也简单,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而于翰林等人的事情上,魏家只怕很难将她与此事联系起来。

她未入朝堂,更不可能插手进翰林院,此事可能会和谢家、徐家相关,但绝对不会跟她这个‘局外人’有关。

唯独比较麻烦的,就是眼前的人。

她在徐京何的面前交代了魏家的事,本质上就是想要借徐京何的手,清洗翰林院。

徐京何占据的位置还有身份,甚至是背后的江南徐氏,都成为了她手里最好用的刀。

当然,此事对徐京何本人也有益处,但便是如此,也难掩她借刀杀人之事。

徐京何会找上了她,也是理所当然的。

施元夕轻咳了两声,开口却道:“魏家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便是想要一举坑害老臣和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