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此战必胜(第2/4页)

边上的李谓脸色难看,道:“据目前传回的消息,北越集结十万大军之事,只怕在除夕之前就已经有所预兆。”

“那严广海镇守边疆,也不知是压根没有察觉,还是察觉到了以后隐瞒不报,导致边疆军情延误,到如今北越正式出兵了,朝中才收到了消息!”

路星奕闻言,倒是开口说了他进来后的第一句话,他皱眉道:“延误军情这般大的罪责,他严广海如何担得起?”

“自是担不起。”李谓讥笑:“所以此事,必然是有人授意为之。”

至于是谁授意的,那便不言而喻了。

施元夕却在此时,想到了许多的事情。

她没有急于开口,反而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先喝了两口,待理清楚了思绪后,才道:

“如此一来,那许多事情便都能说得通了。”施元夕放下茶盏,神色冷沉地道:“咱们这位魏大人,只怕是早就已经知晓了边疆之事。”

“是以,他在除夕夜让翰林院颁布了一道圣旨,便是打算先将自己拥上了那太师之位,再行动兵。”

魏昌宏想做的,是以监国太师之名,动兵讨伐野心勃勃的北越。

一旦北越遭到了镇压,他非但会青史留名,且还会进一步削弱皇室的影响力。

所以,自她进入国子监后,魏家瞧着接连受挫,魏昌宏实际上都没有给出过多的反击,本身也是因为他主要谋划的事,已不在朝堂。

朝中那点微小的影响,一个春闱,很明显已经无法满足魏昌宏的胃口了。

他要的,是实际上的兵权,以及真正坐实的万人之上的权力。

这中间,还出现了她手握改制火铳之事。

这个东西一出,魏昌宏只怕更加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所以魏家对这件事情才会如此看重,甚至到了如今,仍旧没有放弃寻找那猎户。

她的话,让这雅间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格外压抑了起来。

王恒之道:“……边疆大军,近些年来都由严广海所统率,便是朝中想要处置他隐瞒军情不报,也必须得要等到击退北越以后。”

此时拿下主将,便是在给北越可趁之机。

尽管朝中无数人想要他严广海的命,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魏家行事已这般猖獗,尤其危害到了国家和百姓安危的地步,他们读过书,明事理,家中也不是趋炎附势之人,自然对其所为愤恨不已。

这也是为什么,施元夕能把路星奕直接叫到了他们二人面前的根本原因。

人活着,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有自己的立场。

可有一点,他们是完全一致的。

那就是他们都是大梁人。

她抬眸,直接看向了路星奕:“你的答案呢?”

这句话,似乎和他们今日所说之事,都没有任何的联系。

但莫名的,李谓和王恒之对视了眼,察觉到了什么,同时将目光落在了路星奕的身上。

路星奕静坐着,闻言抬眸:“护卫边疆安全。”

“路星奕。”他起身,忽而转头朝着施元夕长长一揖:“义不容辞。”

等的就是这番话。

施元夕微松了一口气,她没有看错人。

这般紧要的关头,便是寻常将保家卫国放在了口中的人,也未必会毫不犹豫地做下这般决定。

她今日叫路星奕来此处,并且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再说过任何一句煽动他的话,就是想要让他清楚地了解到,此行危险。

北越已决心动兵下,他的凌云壮志不一定能够实现,还有可能年纪轻轻,便黄沙埋了骨。

此前她会跟他说从军之事,是因为并不清楚战事已经开始了。

如今明知危险,她便不会再行劝阻,所以即便是他今日拒绝了,施元夕也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因为这是他的命,她便是有着再多的谋划,再多的设想,也不能平白拿旁人的性命,来立自己的功勋。

所以从头到尾,他们都只讲客观事实。

这般情况下,路星奕仍旧愿意奔赴前线,光凭这一点,施元夕便能相信,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会有自己明确的分辨力。

她遂起身,端起了面前的茶盏,抬眸,用那双漆黑如深夜的眼眸,与他对视:“这一杯,该我敬你。”

他们外出谈事,不便饮酒,施元夕却将茶盏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她看着他,轻声道:“此杯,敬英雄。”

春日里的暖阳,穿透了盛江楼的窗户,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整个人站在了光里,在路星奕一无所有,什么名堂都没闯出来的时候,她便以无比笃定的语气,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这一幕,叫路星奕牢牢地刻画在了心底。

往后余生,再不能忘。

朝中对于此事的反应极大,早朝争执不休,绝大部分的人,都对严广海此番延误军情的事,颇有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