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编故事(第2/5页)
“她说,若身在世间,便无避世一说,日光照耀到的地方,都会有权势笼罩,以为能避开争端,但朝上的一滴水,便能在大梁任何一个地方,生成滔天巨浪。”
“人读了书,识了理,尚且还能用这浅薄的才学铸成一叶扁舟,在巨浪滔天里寻觅一丝翻转的希望。”
林大儒说到此处,已是满脸笑意,他抬头与徐京何对视。
却看见徐京何眼里深邃似海,幽幽地望不到头。
林大儒轻拍了拍徐京何的肩膀,缓声道:“你这师妹呀,心性实在是坚韧,风浪之下,人人皆避之不及,唯有她乘一叶扁舟,便想与战船为敌。”
“她最后说,她学识不够扎实,那小舟只怕说翻就翻了。”
“你说,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为师如何还能拒绝得了?”
施元夕登门拜访林大儒的事,徐京何是知晓的,只他不知,她竟是靠着这 一番话打动了林大儒。
徐京何面色寻常,只那双眼眸幽不见底,当着林大儒的面,他缓声道:“她这般心性,倒是比座上之人都要适合。”
这话说得莫名。
林大儒当下也只觉得,他指的是眼下大梁朝堂上那些无能之辈。
却不知。
徐京何指代的,实则是祁氏的江山。
只这等事情,过于超乎常理,寻常人就算是听了,也不会往那个方面去设想。
国子监大考,一连考了几日。
大考结束后,阅卷也需要一定时间。
只是,在大考评分出来以前,国子监内就出现了极大的变动。
刑部的事情,徐京何铺垫了许久,终是在这几日里收了网。
当初,施元夕找到了他,也是因为兵部那几位官员被无端拿去顶罪的事情。
而在这些时日里,刑部提审了这批官员,随后就在朝上掏出来了一份认罪书。
那些官员究竟有没有罪,施元夕知道,魏昌宏知道,刑部的人当然也知道。
可所有的事情,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魏昌宏,便只能是他们底下的官员了。
认罪书一出,事情就该尘埃落定。
可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刑部侍郎怎么也没算到,这份认罪书,也成为了他的催命符。
他掏出认罪书的当日,便被多名官员联合上奏,弹劾了他结党营私,以职务之便,行审讯之祸,任职的三年多内,手中积累了不少的冤假错案。
往前的一部分案子,他可以不认。
而今日当朝呈递的认罪书,就是最好的证据。
大理寺卿梁皓沉声道:“……其所上报的官员之中,有数位出身平民,如今在京中所住的宅院都是租赁的,大人说他们参与了贪墨行贿之事,那么敢问,兵部账面上少去了的众多白银,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那刑部侍郎还想要狡辩,说是这些人就是为了不被发觉,才隐藏极深。
哪知梁皓手里掌握着直接证据,便是这刑部官员草率结案,多次屈打成招的供词。
供词出自刑部主事之口,且对方手里还掌握了不少刑部侍郎结党营私的证据。
东西一出,满殿之上鸦雀无声。
当日,在徐氏一方的连番施压下,那刑部侍郎便被直接革职查办。
且此番查办,因对方出身于刑部,所以原则上不能由刑部进行审理,只能交由大理寺中。
殿内的人都清楚,这官员进入大理寺后,便再无翻案的可能性了。
魏昌宏从边疆出事后,连番失利,如今更是折损了两员大将。
空出来的刑部侍郎之位,魏家也不可能在此时再做出任何的退让了。
魏昌宏已经让翰林院拟定了旨意,打算第二日一早,直接册立新任刑部侍郎。
可就在这天夜里,御史台往宫中送了数道折子。
这些折子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人。
国子监大考结束了,施元夕这些时日沐休,多半都待在了府中。
进入了四月,晚间的月色明朗,乐书将书房内侧的窗户打开,让清透的月光洒落进了她的书房内。
县主府内的魏家密探如今盯施元夕盯得很紧,影三便没有直接现身,而是隐匿在了暗处,将罗明正传递的消息告知了她。
“……四位御史同时弹劾了方运?”施元夕轻声道。
影三道:“是。”
“具体弹劾的内容暂不清楚,罗大人亦是拼凑得来的消息。”
明朗的月光底下,施元夕轻托着下巴,提笔,将方运的名字写在了面前的宣纸上。
方运背后所代表着的,是京畿营。
在边疆战乱的情况下,京畿营作为魏家把控朝堂的关键,必然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而徐京何命人弹劾方运,很明显是得知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