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后最看重的是皇帝的……(第2/2页)

没想到事实完全相反。

傅恒的办事效率很高,各种调查、审查,抓了一大批人,最后查出了谦太妃、弘曕母子与这件事有关。

先帝过世时,弘曕才两岁,他可以说是就由皇帝这个兄长充当父亲的角色教养长大。

谦太妃出身内务府包衣,家族没什么底蕴,弘曕更是在皇帝手下讨生活,要说这对母子俩“倒反天罡”,想把皇帝搞下去,自己上位,那是怎么都不可能的。

最后查来查去,弘曕果亲王王府的一众长史、侍卫,已经谦太妃娘家全部都被押入大牢严审。

这件事的性质早已变化,从皇帝的生母之谜,转向宗室谋逆案。

但,从众多的物证以及口供中,还真没有找到这对母子真真切切的谋反的证据。

反倒是谦太妃把所有的罪名都扛下去,她说她是因嫉恨太后,所以才有这次行径,与弘曕无关。

弘曕当然也不能完全被撇清,他过往的言语中对皇帝不敬是事实,而且他在宗室中名声一直都不大好,行为放纵不忌,以前是皇帝宠爱这个幼弟,不予计较,但真要计较,弘曕全身都是小辫子让他抓。

因现在避暑山庄,皇帝暂时没有处置这对母子,而是把他们关了幽禁,等回京后再处置。

皇帝快刀斩乱麻,迅速结案,并且严令外人再提此事。

这件事就怎么轻易结案吗?

未必。

皇帝看着傅恒呈交上来的折子,已经案件相关的口供,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是一个警觉性非常高的皇帝,他甚至都没有亲自见过那个老妇人,疯妇妖言惑众,他半个字都不相信。

他脑子里最快的反应是有人借机生事,意在谋逆,或是宗室,或是前明的那些余孽……

但查到后来,事情竟如此简单,两者都不是。

谦太妃、弘曕母子很好处置,但太后呢?

弘历越看傅恒的折子越是心惊。

众多的人证都指向太后当年是在避暑山庄狮子园产子,可是弘历明明记得先皇与太后都曾告诉过他,他是在雍王府出生的。

另外,当时与太后同时在狮子园待产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钱氏,钱氏的身份不是雍亲王的侍妾,而是在狮子园服侍的一个侍女。

太后与钱氏的预产期很接近,太后顺利生下了皇子,钱氏却因难产,母子双双过世。

那老妇人坚称,太后当时生下了死婴,而钱夫人生的是皇子,因钱氏身份太低,她的儿子刚生下来就被抱到太后那里,从此做了太后的儿子。

后来太后母子被风风光光地接回京城,而钱氏因产后,身子毁损严重,且母子分离,在伤心绝望之下,很快就郁郁而终。

当年负责接生孩子的那些稳婆,现在都已经过世了,找不到亲历者,这份口供只是老妇人的片面之词。

但皇帝出生在避暑山庄确实是无可争议的事情。

弘历合上傅恒的折子,起身走到窗边,负手看着天上的月亮。

他在想他的皇阿玛。

他的成长有一道明显的分水岭,六岁之前,他只是雍王府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阿哥,非嫡非长非爱,三不占的身份,皇阿玛忙着朝中大事,分身乏术,唯有的时间与温情,全部都给了他的年贵妃母子。

可以说,他一年到头,见到皇阿玛的次数都不多。

但六岁那年,情况发生转变,皇玛法康熙爷降临圆明园,皇阿玛带着三哥弘时,他,还有五弟弘昼接驾。

他在皇玛法面前表现得比兄弟们都要好,落落大方,口齿伶俐。皇玛法考他的东西,他全部都会!

皇玛法非常喜爱他,接他进宫抚养。

从此,他皇阿玛眼里有了他,他也逐渐称为雍王府最有出息的阿哥。

皇阿玛,是否主导了他的身世之谜?

皇阿玛宠信的庄亲王曾草拟嫔妃册封名号时,将太后的姓氏误写为钱氏,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傅恒在折子中向皇帝请示是否继续查下去,再查的话就不是围绕着钱氏查了,而是要查先帝当年最信重的人,怡亲王、庄亲王、果亲王,这三家王府都要查。

傅恒作为臣子,再不敢往下查了,只能请示皇帝做决定。

现在,查与不查,全在皇帝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