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孝献皇后,即是董鄂氏……

孝献皇后,即是董鄂氏,也就是礼亲王老福晋口中的董鄂妃。

她去世后,顺治帝追封她为孝献皇后,但她这个皇后确实有些尴尬。

对比顺治帝的另外两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以及康熙帝声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董鄂氏不附帝谥,后来的皇帝也没为她追加谥号,显得她好像不够正式似的。

顺治帝肯定希望把最好的都给董鄂氏,但因为董鄂氏去世后几个月后,他也很快去世,很多事情根本来不及安排。

后来孝庄太后掌权,她深恨董鄂氏,当然不会承认董鄂氏的正统地位,极尽打压董鄂氏死后的哀荣。她对康熙帝有养育辅助之功,康熙不愿在这件事上伤了祖母的心,董鄂氏逐渐在宫里都成所有人都不愿谈及的禁忌。

这位礼亲王老福晋甚至都没尊称董鄂氏为孝献皇后,而是用一种轻视的口吻称之为“董鄂妃”。

陆薇觉的这人纯属脑子有病。

董鄂氏出身满洲正白旗,董鄂氏家族也是当时的满洲世家。

在董鄂氏之前,不提前朝,只说满洲人的后宫都是蒙古女子的天下,蒙古女子为正,满洲女子反而为副。满洲女子真正起势,就是从董鄂氏开始的,她第一个挑战蒙古女子地位的人好吧。

礼亲王老福晋应该感谢董鄂氏,人家代表得正是满洲人的利益,怎么搁她嘴里就跟看不起人家一样,像以前一样被蒙古压在头上的日子很好过么。

以前陆薇还拿老福晋当长辈看,但她现在可不再惯着这人倚老卖老,而是正色道:“宫廷自有称谓礼仪,孝献皇后是世祖皇帝亲封的皇后,你老人家只肯称她为‘董鄂妃’,莫非连世祖皇帝也不认了?”

她这一顶不敬世祖皇帝的大帽子扣下来,老福晋立刻站起身说道:“娘娘您误会了,我绝对没这个意思。”

陆薇不置可否,“是吗?”

见她不信,老福晋急得几乎要赌誓,“佛祖在上,我并没这个意思呀。”

陆薇笑了一声,“你是宗室的老人儿,大家都尊敬你,但你也须明白祸从口出这四个字的意思。”

老福晋那双眼皮子拉耸的眼睛盯着陆薇看了几秒种,明白了她的意思,道:“贵妃娘娘,这人一生的福气是有定数的,没有那份命格就承受不了那份福气,孝献皇后即是如此,还请娘娘三思!”

陆薇都快气笑了。

此一时彼一时,清军未入关前要拉拢蒙古,所以蒙古人的地位高;入关后,满洲人当家做主;至于现在则是皇权最盛时期,汉人的地位当然不可小觑。等到了清末,所谓的八旗兵毫无战斗力,不得不倚靠曾国藩的湘军,试问那时候有人敢拿曾国藩的汉人身份说事吗?

看来这皇后不当也得当了,她若是不当皇后,这老福晋如何肯对她着她叩头请安。

想到这里,陆薇便道:“旁人有没有福气我不知道,既然皇上选中我,那我必定是有福气的人,老福晋你拭目以待吧。”

董鄂氏的时代,她的老公顺治帝没能完全掌握权力,在后宫受老母的制约,在前朝又被那些王公大臣所打压,连带着董鄂氏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这是乾隆朝,皇帝登基近三十年,谁敢同他说不?

必定是前朝那些大臣们搞不定皇帝,所以从后宫入手,估计是打量着陆薇是个任由她们拿捏吓唬的软柿子吧。

只是没想到这个软柿子实则是个硬钉子。

老福晋这回碰到硬钉子,很快转变策略,放软语气道:“我知道贵妃娘娘您是个有福气的人,只是皇上爱重您,您也该为皇上着想。皇上如果执意立您皇后,只怕连满洲八旗都会与皇上生了嫌隙,如此只怕会造成朝堂不稳啊,这不管对皇上,还是对您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啊。”

呵呵,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不需要一个女人替他着想,这老福晋把人当傻子哄呢。

皇帝已经在搭台了,陆薇现在能做的实就是跟定他,而不是傻乎乎“为他着想”,实际上却拆他的台。

她就问老福晋,“可是哪些宗室王公有对皇上不满?老福晋你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我。”

礼亲王老福晋自然不肯说,含糊道:“就是有些人,我也不太清楚。”

陆薇冷笑:“不清楚的事您也敢随便往外说,是否礼亲王私下对皇上不满?”

老福晋吓了一大跳,赶紧说:“我家王爷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意。”

瞧,这就吓到了。

要不是刚好这个时候太后醒了,陆薇还得再吓唬老福晋几句,不得不说,扯着皇帝的旗帜就是好说话,这些个宗室畏惧皇帝比老虎更甚。

两人去了太后那里,这里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有主动跟太后提及。

太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如无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