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4/5页)

听说南诏闹蝗灾,他也担心储粮不足。

“你们在做了便好,没别的事了我一会还得上楼见一个人。”苏绾失笑,“好好管家。”

陆常林也笑,“学生努力不负重任。”

苏绾点点头,将剩下的路线解释完,放下笔告辞上楼。

谢丞相差不多该来了。

陆常林收起地图和苏绾写的垃圾处理办法,又等了一会,赵珩姗姗来迟。

两人对视一眼,从屋里出去,从外廊进入另外一间包厢,上五楼的隔间坐下。

谢丞相还没到,苏绾要了一壶茶和文房四宝,拿了本书慵懒歪在椅子随意往下看。在现世工作后她除了资料和工具书,很少看不属于本专业的纸质书。

看了一会,有人敲门。

苏绾收起带来的话本,起身去开门。

谢丞相穿着常服独自前来,未有带随从。

“民女苏绾见过谢大人。”苏绾福身行礼,“请进。”

谢丞相略略颔首,抬脚入内。他昨日只远远看她一眼,觉得天子所见的美人容貌能在她之上,如今离得近了方知,整个北梁怕是都找不出第二个能胜过她的女子。

不说容貌,这周身的气度,也非寻常女子能比。

她已知要见的是何人,却无一丝的惶恐卑微,也无天子身上的威压,却让人不自觉的生出几分敬意。

天子的眼光不错。

各自坐下,谢丞相自袖中取出纸张和做工精巧的笔墨,含笑出声,“苏姑娘可知老夫为何要见你。”

他有自己的情报网络,除了北境方面几乎被天子掌控,南境和汴京一带的大小事,他想知道并不难。

自她与天子的流言出来,他便不打算管也不打算问,故而始终未有查过她。

昨日离开茶楼回去,他命人查了她的底细,才知她是陈皇后身边的宫女。

陈皇后如今也在汴京,还活着。

结合韩丞相和许尚书临死前告诫同党的遗言,愈发证实自己昨日的判断——天子颁布的各项惠民政策,都与她有关。

记得当初自己反对次子梨廷从军,理由是不可一家独大,容易招来帝王猜忌。

那小子却说,天子身后有高人,不会出现他担忧的情况。

想来,她便是天子身后的高人,也是天子放在民间的一双眼。

“大人的心思民女为何要猜?”苏绾拎起茶壶倒茶,神色从容,“大人若是想说自然会说,若只想打哑谜,便是民女问了也无用。”

谢丞相和梦境里一样,不大会绕弯子。若是韩丞相活着,上来必定先夸她一番,云里雾里说一堆才提正事。

“到也是。”谢丞相提笔写字:隔墙有耳。

苏绾伸头看了眼,唇边弯起浅笑,提笔在自己面前的纸上写:你问我答。

谢丞相眼中多了几分赞赏,写下第一个问题:南诏蝗灾人心惶惶,如何治。

是不是真的高人,看她如何对付这几乎能灭国的天灾便知。

苏绾伸头看了眼,给出答案:六月成灾,二三月放鸡鸭食幼虫,若有还有,上人捕虫官收每斤一文。何处出现就扑灭在何处,折其翅羽,灭其在成灾之前。

谢丞相捋了把胡子,再问:若还不灭呢?

苏绾埋头答题:尽人事听天命。动员所有百姓、驻军参与,官员以身作则严防死守,若还不灭,无法可治。

谢丞相抬眼看了看她,沉吟片刻,写下第三个问题:如何让百姓吃饱。

这是重中之重。

苏绾略诧异,但还是给出答案:减农税、防虫、开渠引水增加良田数量,培育种子提高产量,在已有的良田旱地进行套种,不让地荒着。稻田可养鱼虾,旱地可同时种两种作物。

南境的气候适合种两季粮食,百姓也在种了,但没解决无水灌溉的问题,因此产量不高。

谢丞相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写下最后一个问题:与天子何时成婚,我好准备厚礼。

苏绾愣了下,脸颊微微有些发烫,许久才写下两个字:不知。

谢丞相见她露出女儿娇态,知是自己问得太过直接,想了想,留下一句话:随时欢迎姑娘上丞相府做客,你与我儿的要成婚的消息,可让朝臣不再注意到你与天子私下往来。

苏绾微笑收笔,“多谢大人抬爱。”

韩丞相收了笑,故意说,“老夫为官四十载,自认不曾看错人,姑娘若是不嫌弃,等小儿回京便安排媒人上门下定。”

“民女多谢大人。”苏绾含笑回他。

隔壁的人不是赵珩就是陆常林,或者是其他朝臣安排过来的眼线。

“老夫还有事要忙,就不多说了。”谢丞相收起自己的文房四宝,起身开门出去。

苏绾收起方铺在桌上的纸,怡然喝茶。

须臾,隔壁有人开门下楼。声音很轻,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到。

苏绾又坐了一会,听到开门声响起,抬头看过去佯装惊讶,“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