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觐见 陛下与臣在同一条船上,如要溺死……
回京第二日, 萧扶玉趁着歇息,便在宣室殿把关于凌雀山庄的奏折调出来查看。
她能看到这奏折的不多,但的确曾有臣子上奏过凌雀山庄于邳州官道上欺凌百姓的事, 只是大部分都被赵家压下来。
现在凌雀山庄已被监察司处查,庄中数人被擒, 案子属匪贼作乱,不在京都, 本不该落在监察司手里, 可里头的监察司要拿案子, 无人敢得罪。
萧扶玉考虑片刻,仍便派人前去监察司调案本。
这监察司虽听命于太后,但总要卖皇帝的面子, 只是此案有关赵家,消息便递到太后耳里。
太后听闻皇帝要查凌雀山庄的事,只当皇帝游手好闲几日,被她说了几句后,开始做做样子。
也罢, 皇帝要赵家作对, 太后自然不会加以阻拦,便允了监察司把完整案本呈过去。
萧扶玉见了案本, 涉及邳州太守的罪行不少, 可偏偏避开了赵家, 不见半分牵连。
赵家这是把一个州地太守推出来挡罪了,话说回来, 赵千檀的臂膀是被卫玠刺了一剑,京都里半点赵世子负伤的消息没流露出来,就像之前卫玠在京都城外被暗杀负伤时一样, 消息都被掩盖的实实的。
短时间内想伤及赵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使他丢了一个州太守,还算不错。
萧扶玉放下案本,当即就命刑部之人将邳州太守查封抄家,新的邳州太守吏部会安排,卫玠身为六部之首,选择怎样的人,应该会有决断。
除此之外,京都内还在谈论的有卫玠在玉满楼的事了,带着身边娇妾,以三万白银拍下栖清露。
人人道卫丞相这是铁了心要恢复眼明,不知半个月后,这栖清露可否有效。
还道是卫丞相对府中的妾侍心疼得紧,妾侍黏人,贴在身旁寸步不离,可怜这妾侍体弱,带着面纱,有两步都喘得不行。
萧扶玉听到这话时,都笑了几声,这下好了,卫玠那清风明月的声誉,都给辞雪毁了去。
隔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至,萧扶玉将此事宣于众官所听,其中便包括摄政王赵衍,这人老谋神算,显得不动声色。
龙椅上萧扶玉轻挑眉稍,还补了一句,“往后关于民情的奏折,若敢欺瞒于朕,通通治罪。”
官臣跪地行礼,卫玠身为丞相是站在百官之首,与摄政王平行。
早朝散后,萧扶玉从金銮殿转回宣室殿内,卫玠则待百官散去,留了下来。
宣室殿内的龙案上,已然放着个红檀匣子,做工精细,里头放着的正是千年玄铁。
这玄铁寒气重,拿在手里久了还会冻手,之前难为她藏在衣裳里,着实憋了一路。
孟临川已然住进卫相府里,京都各势暂且未有动静,应是尚在相互猜忌。
这人是在凌雀山庄外截的,二当家负责正押送孟临川转移,而后二当家不见踪迹,孟临川也不曾露面。
当时出现于凌雀山庄的有两路人马,一是被死士困在城外私院的卫玠,二是太后的监察司,摄政王应是各有猜忌。
卫玠为此做了手脚,将方向指向于监察司,又有顾风眠作假误导,凌雀山庄的案子可是在监察司,摄政王应该对提心不少。
而太后之意尚不明确,似乎近来她研于别处。
令两党猜忌不定是好,孟临川炼制金羽令的过程时,以免有人作乱。
萧扶玉坐在龙案前,目光轻睨案上的匣子,卫玠前两日提要拿玄铁,便是为了尽早炼制金羽令。
萧扶玉刚抬起眉眼,便见卫玠提步走入殿内,他身着墨紫云鹤官服,腰佩金鱼袋,身形颀长挺拔。
这样的着装在他身上尽显清风霁月,萧扶玉在朝堂上,偷瞥他不止一次。
殿门外的苏长瑞未有传报,是萧扶玉给过话,如卫丞相入殿来,便不必传报了。
卫玠虽蒙着眼布,却稳健地走到了龙案前,拱手道:“陛下。”
萧扶玉则拿起龙案上的匣子走下来,然后递给他。卫玠接过来,揭下眼布,打开匣盖查看几眼。
前世在他手中,玄铁不止摸过一次,自是分辨得出真假,上次在相府给于他,他还不拿。
萧扶玉探着脑袋,瞧匣子里的玄铁,道:“什么时候开始炼制羽令?”
卫玠将匣子合上,淡淡回道:“尽快。”
萧扶玉道:“在相府里?”
卫玠抬眸看向她,“臣已在府中备好制具。”
萧扶玉戏语道:“拿了东西,也不说声谢谢。”
卫玠眉间松和,声线平和道:“谢过皇帝陛下。”
金羽令是为了替她拿回谍网司,哪里还要谢,是她玩笑而已。
萧扶玉用指尖点了点脸蛋,“亲一口。”
卫玠微顿,唇角有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单手揽上萧扶玉的腰肢,将二人距离拉贴近许多,靠近她面颊亲吻,又转到唇瓣亲吻,撬开牙关,尝尝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