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4页)

“你们可知道就在两年前的德国贸易博览会上,他们便已经正式地推出了他们自主生产的交流伺服电机,他们在这样的一场展会上拿出,这意味的是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可供量产可以民用的一项技术了,而我们呢?我们还在搞直流伺服电机,那一点技术关怎么都迈不过去。”许教授苦笑。

这个不大不小的东西,多少次让他夜不能寐,他做梦的时候都梦到自己实现了技术突破,可梦一醒,连灵感都抓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关于放弃数控机床研究的方案一出,他们虽然心中不舍,可也在挣扎后顺从的原因之一,他们连伺服电机都无法征服,又遑论其他要点?

“宁知星同学这不只是破解了原有阻挡在我们面前的伺服电机技术门槛!她直接靠自己团队的力量做出了一台目前看来是纯国产的永磁交流同步电机!而且还不是半旧半新式升级,你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是直接改用了芯片控制和正弦波驱动。”

许教授说着说着,这当老师的习惯便又来了,许教授课堂当场开班。

“……这套设计中,更让我满意的是她提供了一整套的未来提升方案,其中最让我觉得惊艳的是全数字的随动系统,只要芯片条件能跟上,更高效、更准确的生产绝对不会是问题!再有就是她在方案中,考虑得非常全面,分出了多个伺服电机的型号,我大概看了下区分型号的设计思路、计算方式没有问题,如果试产成功的话,那就不只能满足工业机器人的需要了!”

其中有一个型号的伺服电机,正好能够完美贴合数控机床的需要。

许教授想起半年前那他和朱局长讨论着这事闯进了实验室,那时正撞上科技大学在参观,当时他哪里有功夫分心在这些参观的人员身上,当时那孩子坚定地对他说,她相信数控机床很重要。

可那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他想的是,确实重要,可惜没用,追赶不上国外反倒浪费资源,还不如……

结果都还没等他收摊完呢,那个孩子就来了,她和那时候看着没什么大变——像是高了一点,其他也没了,然后抬着头看他,向他展示了自己这小半年做的“月亮一号”和“月亮二号”。

不知为何,许教授总觉得他像是从那小姑娘身上看出了一股不输人的执拗,哪怕他这样的权威都放弃了,小姑娘也没放弃,而且还真做出来了!

这实在要他……老脸一红,又热血沸腾啊。

他怎么就服老了呢?他怎么就认输了呢?作为国家未来的孩子们都还没认输还在努力,他又怎么能放弃呢?要是老师看见了一定会很失望吧?

许教授在那心怀澎湃,旁边已经有教授不乐意再继续听课了。

“你说的都对,可难道减速器就不重要了?你懂不懂什么叫载荷提升?懂不懂什么叫做新的计算方法?”

“控制器才是大脑!说得好像你很懂机器人控制算法一样!她这回用到的新算法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宁知星:……

她想起了后世她用过的一张表情包。

[你们不要再打了.gif]

宁知星欲言又止,手举了又放,眼看教授们火气愈盛迅速开口:“其中涉及的概念性理论和计算公式的论文我和肖烨已经写好,将在科技大学学报上七月特刊上刊登,因为内容比较多,时间也赶,就来不及多准备来了,还有一些是投递到国外的期刊……”

她的意思是要争等资料都出来了再争,可说着说着,宁知星便立刻察觉出了不对!

她有点儿心虚,这不是陈教授一瞧见自己和肖烨的论文就惊为天人,除却帮着修改决定要投稿到国外的部分外,他还让宁知星和肖烨写了不少边角文章,因为涉及的内容多,还为此和学报申请加了刊。

宁知星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她担心这有水论文的嫌疑,而且还特地加刊不太好。

可陈教授太会说服人,陈教授说她既然已经研究出了成果,那就该公开,也是避免了国内的其他科研人员做重复工、同时拓宽他们的思路,再说了,国外的期刊刊载需要一段时间,这科研有时候就是赛跑,在国内刊登小成果也算是一份依据。

当时做出这决定的时候她没想太多,可现在一看……在首都高校的教授们面前这么说,好像是有点尴尬。

她这不是相当于在麦叔叔家买奥尔良烤鸡翅吗?

教授们齐齐看向了宁知星,默契的尴尬在众人间蔓延,虽然吧学术无学校之分,但是这不是教授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学校荣誉感吗?只是论文的钩子在前,这想不咬也难。

“嗯,宁知星同学,是所有和机械手相关的论文都会登载吗?不知道你之后会不会整理一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