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页)

“桃源寨?轨道?”大皇子听得一头雾水。

而夏省身却对那两条木轨印象深刻,他当日乘坐木轨马车前往桃源寨,感觉对“坐马车”这件事的基本认知全部被颠覆了。

他今日是头一天知道两道木轨被山匪们放火烧了,登时惋惜至极,道;“怎么这样可惜?”

接下来贾放就不用开口了,夏省身一人,叨叨地将桃源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桃源——武元之间的交通有多么便捷给大皇子交代了一遍。

大皇子双眉一轩,马上问:“山匪在桃源寨只是烧掉了两条木轨?”

贾放抱抱拳:“侥幸!”

大皇子却不信:“这些山匪能将武元县城围困恁久,绝不是普通的山匪。县城附近区区一个寨子,如何能避得过这一劫?”

大皇子看向贾放的眼光顿时严厉起来,仿佛贾放其人在此事之中有什么隐秘似的。

贾放对此倒不在意,大皇子肯将心里所想放在脸面上,对贾放来说,就已经不同于其他皇子和京里那些满肚子弯弯绕的官员。他当即解释:“那可能是因为,我带着桃源寨的乡民们,赶在山匪们到来之前,给整个寨子修了一道墙。”

“修了一道墙?”大皇子显然没有想到这个答案,讶然问道,“耗费多少时日?”

贾放答:“三日。”

大皇子:……

若非两人之前已经有些了解,大皇子非把贾放当做一个神棍打出去不可。但夏省身却是知道贾放的能耐的,当下点了点头,道:“这也不出奇!”

贾放自夸并不出奇,出奇的是夏省身也帮他一道自夸。

大皇子立即扭头望着夏省身,只见这位吃了一大碗醪糟蛋花的老爷子面上多了几分血色,现下笑呵呵地对大皇子说道:“桃源寨一向出出奇的事,以至于老夫现在觉得任何事搁在那里都不出奇了。周德玮,你该去桃源寨看一看。”

*

暂别夏省身,大皇子与贾放两人站在节度使府署之内谈话。

大皇子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开口之前先问贾放:“这院里的两个,是你的心腹吗?”

院中一个人影都没有,但贾放知道大皇子口中说的是贾乙与丙丁两个,当即点点头,道:“大殿下可以放心。”

大皇子登时背着手问贾放:“我是不是该叫你老六?”

贾放:……

他一时沉默,没有马上回答,就听见大皇子谈了一口气,道:“我与荣公私交甚好,甚是敬重荣公的人品,因此……我有些为荣公可惜。”

大皇子一向在西北戍边,与贾代善交好。所以这时候才有这感慨:荣国公竟然帮皇帝养儿子养了这好几年,结果皇帝突然起意,竟要把小儿子认回去,荣国公真是亏得慌。

却没想到贾放一挺胸,道:“无论大殿下如何称呼,我就是我,我是贾放。”

他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独立的灵魂,因此绝对不会为这些身份牵绊所困扰。

大皇子有些惊讶,上下将贾放打量了一番,道:“你这话说得很对,我与你相交,自然不是因为你身份如何,而是因为你的人品……对不起,刚才我着相了。”

这位大皇子,大约是皇家之中,道歉道的最快的一位。

但是他道过歉就忘,掉脸就问道:“这里的山匪确实不大寻常,你可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贾放点点头:“是因为丈田。”

他便将之前在武元县重新丈田、编制鱼鳞册、征收秋赋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又提到了刘士林与赵四强的供词,两人在供词中提到,这件事触动面太广,南方十个州,受损的利益太多,因此有人动用了埋在南方的私兵。

至于刘家与赵家,都只是小卒而已。但是那山匪背后的势力,竟然能动多达七八千的山匪,实力也不容小觑。

大皇子便皱着眉头道:“南方的情势竟然如此复杂。我好像有些明白为啥父皇点头,让我到南方来‘帮’南安王了。”

几个皇子都有相当灵敏的政治嗅觉,大皇子也不例外。

贾放说:“我们在武元县跟前,歼灭的山匪与被俘的山匪加起来大约有五千人,此外应该还有两三千人在其他州县。”

“这你不用担心,”大皇子对自己的实力异常自傲,“只要本王在这儿,剩下的两三千,迟早也都会落在本王手里。”

“不过,你打算将这些山匪怎么办?全数杀了?”大皇子问贾放。

贾放摇摇头:“这可千万不能杀!我自有用处。”他现在是极度缺乏人手的时候,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大批俘虏。

“好,”大皇子答得也不含糊,“我抓到人就都交给你。不过我要提醒你,他们是匪,绝大多数人,手上都沾着百姓的血!”

“这是自然,”贾放点点头,“他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