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计划(第3/5页)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剩下老人、女人、孩子在家里照顾土地,因此也就成为了眉秀基金的帮扶对象,想给村子里的女性找点生计。”

“这些年包括眉秀基金,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已经上百万元了。结果上东村庄的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他们的土壤多沙、多盐又缺水。这茶叶已经是他们当地环境最适合的商业作物。”

“补贴的费用都完全能够帮助这些村民从大山里搬迁出来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投入和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资金去扶持一些根本就没有发展希望的产业?”

秦砚没有想到,谢长越今天忽然会和自己聊这么严肃的话题。

其实秦砚知道谢长越这是什么意思,他又何尝没有对自己的计划产生过犹豫呢?

别人都在盛赞秦砚的慷慨解囊,都在夸奖池塘基金开历史之先河。实际上池塘基金最终的效果如何,别说是外人,就连秦砚自己本身也不敢打包票。

在众多的经济理论之中,不乏知名理认为“扶贫建设”、“慈善工作”就是伪命题。

在市场环境分配公平的情况下,出现贫穷,就是因为先天缺乏某些资源。而想要弥补这些缺乏,付出的成本远比收益高很多,否则在市场机制下,贫困早就自发的消灭了。

这个问题秦砚也思考过,单凭他一己之力,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确信。

秦砚看了看一旁不动声色的潘眉秀,其实心中的答案早越发明确,他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之后才说道:

“这个茶叶也是有人先把它种出来,然后炒茶、泡茶明,直至亲自喝入口中,才能够断定这茶到底好喝还是不好喝。”

“就算这茶比不上作为顶尖的名茶,但它也能谋生,对吗?“

“我知道基础教育是个大问题,并不是池塘基金能解决的问题。但起码做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后悔,很多年之后我再重新回想起《生于淤泥》,想起池塘基金,我能够对自己说我已经努力,我自己问心无愧。这对于我来说我就已经足够了。”

秦砚的话虽然听上去有一点假大空,但把秦砚这些年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就知道秦砚说的都不是假话,而是真真切切在做事儿。

一旁的潘眉秀听到秦砚这些话眼神都亮了,不愧是她认可的儿媳。

潘眉秀从后面推搡了一下谢长越说道:

“好了好了。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回家来吃个饭休息一下,你非要板着脸和他们说这么严肃的事情,你还让不让别人休息了啊。”

“在外面作威作福习惯了,还把这些架子带回家里,快去做饭,给孩子做两个喜欢的硬菜。”

谢长越听到这句话一脸的迷茫,他心里想这不是之前你和我一起商量的事情吗?

之前面对自己小儿子的求助,夫妻俩当时立刻答应下来,实际上心里多少有一点犹豫。

他们都在想秦砚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决定做慈善,又怎么安排未来的工作。

自己小儿子一颗心都在秦砚身上,秦砚做什么决定,自己儿子恐怕都会支持,由不得他们两夫妻担心。

而且秦砚名气越来越大,从各个方面来说,对于自己儿子都不是一件好事。

意味着秦砚和自己儿子越有可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以他们两人的关系,如果真的被曝光,现在的地位有多高,将他们要面对的辱骂就有多么的猛烈。

更重要的是,他们明显感觉自己儿子越来越疲惫了。

之前光是拍电影、当演员,就已经足够让他们两夫妻心疼,现在又主动接过了池塘基金的一些工作,这明显就是超负荷工作。

无论是谢长越还是潘眉秀,其实心里都有一点点的不满和嫉妒。

当初他们俩一人想让谢北杨跟他的哥哥谢楠一样接手腾辉集团的工作,另一个希望自己儿子来帮自己的忙,结果都被谢北杨拒绝。

现在为了一个外面的男人,什么事情都答应下来。夫妻二人心里苦哟。

出于种种考虑,两个人准备看看秦砚有没有因为成功而变得得意忘形,是否还是他们上次看到那个纯粹的导演,于是有了刚才小小的考验。

一开始明明是潘眉秀提出要考验秦砚,结果自己老婆突然拆自己台,还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身上,谢长越吹胡子瞪眼,放下手中的茶杯,闷声跑到厨房做饭去了。

平时谢长越已经很少下厨了,只有小儿子回家的时候,他才会亲自出手做几道家乡菜。

剩下了秦砚,谢北杨陪着自己的母亲一起聊天、喝茶。

潘眉秀耐心地给二人讲着基金中的弯弯道道。讲到后来谢北杨甚至从自己卧室掏出两个笔记本,跟秦砚一起,拿着笔认认真真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