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汉克一家(第2/3页)
山姆最感激的人是自己的母亲汉克太太,如果不是母亲继承了爷爷的手艺活儿,那么他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生活无忧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许十五、六岁时便进入了某家工坊做活儿。
山姆总是把他那份丰厚的薪水全带回家,有了他源源不绝地拿回来的钱,汉克太太的日子轻松了很多,这几年都不必像以前那样熬夜赶工、还治好了眼睛,也有余力给自己和女儿的裙子多加一层漂亮的薄纱。
在山姆被俘失联期间,汉克太太差点儿把好容易治好的眼睛哭坏,要不是亲友们都竭力劝阻,她搞不好就冒着风险跑去威斯特姆看儿子了;儿子能安全返回是汉克太太最高兴的事,被强制退役后山姆意志消沉,也是汉克太太一直鼓励着他振作起来。
看到被宪兵押送回来的山姆,汉克太太立即从店内跑出来,紧紧地抱住儿子。
“太好了,山姆总算回来了。”隔壁店铺的老邻居们听见汉克太太的哭声出来看情况,见到被宪兵队带走的山姆,都很替他们家高兴。
押解山姆的宪兵冷漠地看了眼围观的街坊们,没有为山姆稍作隐瞒的意思,当街对汉克太太宣读了军法司对士兵山姆·汉克的流放令。
围观人群瞬间哗然,齐齐仓促退后,生怕被汉克家牵连,汉克太太这个小妇人更是惊骇得差点儿站不稳。
“怎么这样,怎么会这样?”汉克太太惊恐万分,试图向宪兵求情,“先生们,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的山姆从未做过错事,我们家一直都老实本分,我们没有错啊?”
“这是吉姆·汉克自己的要求,太太。”宪兵不耐烦地甩开汉克太太的手,“是他们要返回威斯特姆。”
“我、我们不去了,山姆,我们不去威斯特姆了,我们留在这儿,行不行?”汉克太太惊惶地拉着儿子,苦苦哀求。
山姆沉默不语。
“这是团长阁下和三世阁下的命令,太太。”宪兵严厉地道,“可不是你们想反悔就能轻飘飘带过的,你们将三世阁下置于何地!”
听到三世阁下这个称谓,汉克太太顿觉眼前一阵晕眩。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于山姆本人和汉克一家而言,都像是一场噩梦。
他们必须在天黑前收拾好家当离开因纳得立,并被永久禁止返回——这么严厉的流放命令,让所有人都对他们一家避之唯恐不及;当汉克太太哭泣着想把带不走的家当送掉时,相处几十年的街坊邻居全都大门紧闭,生怕跟他们家沾上半点关系。
汉克太太失落地把没送出去的家当抱回家,对全程被宪兵看守的山姆哭诉:“之前把你带回来的豆腐果子送出去时,他们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山姆摇摇头,没有说话,只把力气都用在打包行装上。
天色变暗前,由宪兵队看押的马车来到玛丽街,宪兵们粗暴地把仓促打包好物品的汉克一家赶上车,和另一家同样住在玛丽街的士兵家庭一起,往城外送。
汉克太太一手抓着自家的行李,一手拉着小女儿缩在马车角落,惶然地看向车窗外住了几十年的老街道。
邻居们无人出来相送,只有几位交好的太太悄悄开了窗户一角,小心翼翼地、偷偷地向他们挥手绢。
汉克太太再次痛哭出声。
四十三名士兵和他们的家人皆是如此在天黑前被赶出城、丢在城门外的骡马市场广场附近,有些人家的亲友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相送,一时间,骡马市场哭声震天……
像山姆家这样因为老一辈的长辈已经过世而分家的小家庭还罢,有些士兵是那种家中最年长的男主人仍然在世、没有分家的大家庭,十几口、几十口人因一个人的干系而全都被从城市中驱除,那混乱程度简直难以描述——还在骡马市场呢,就有几家人因内部口角大打出手。
一片混乱中,有几个老兵站了出来,让所有人家汇合到一起,租借骡马市场的大车连夜搬迁——无论如何,这些士兵都是知道威斯特姆的情况的,他们都相信到了威斯特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有些士兵的家人已经认命,有些士兵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说起往威斯特姆搬迁一事便再度吵闹起来。
吵吵嚷嚷中,有几名士兵的大家庭当场分家,一部分家人随行前往威斯特姆,一部分家人前往别的村镇谋生。
山姆找了家人合租马车,两家人的家当都装到车上,女人和小孩挤进车厢里,男人们只能跟着马车步行——一下子租车的人太多,骡马市场租车行借机涨价,大家都舍不得多掏那笔钱。
折腾到快到晚上八、九点的功夫,臃肿的车队才开始出发。
离开因纳得立前,拉着小女儿挤在车厢角落的汉克太太不住回头看熟悉又陌生的因纳得立西城门,泪流不止:“你的叔叔们送都不来送一下……早知道就不把你带回来的精盐和香料分给他们了,卖给杂货铺都比送给这样的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