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汉朝兴起,承接秦朝衰弊的局面,成年男子参军打仗,老弱也被征去转运粮饷,要干的事业繁多急剧但是财政匮乏,就是皇帝坐的车子也配不齐四匹相同颜色的马,将军、宰相有的人还要乘坐牛拉的车,平民百姓没有储藏的粮食。当时因为秦朝新铸的钱币重,流通使用比较困难,就改令百姓铸榆荚钱,又规定一方寸黄金的重量为一斤,简约法律省减禁令。但是那些不守规矩、追逐财利的人,蓄积货物以考校市价贱买贵卖,以致物价粮价飞涨,一石米达到一万钱,一匹马就价高一百金。

天下平定以后,高祖就下令商人不允许穿丝织的衣服不准乘车,并加重租税来困迫羞辱他们。孝惠帝、高后执政的时候,因为天下刚刚安定,重新放松了抑制商人的条令,但是商人的子孙仍然不准许做官当公差。衡量官吏的俸禄,估计官府的费用,来向百姓征收赋税。山川、园池、街市上租税的收入,从天子到大小封君汤沐邑地区内的,都各自作为他们私家的供养费用,不归入国家的常年经费。水陆转运崤山以东的粮食,用来供给京师官府使用,每年不过几十万石。

到孝文帝时,榆荚钱越来越多了,但是分量很轻,就改铸成四铢钱,钱面上标着“半两”的字样。让百姓随便可以自己造钱。因此,吴国虽然只是一个诸侯国,因为靠近铜山采矿铸钱,富得可以和皇帝相比,后来终于凭仗富有造反了。邓通,是一个大夫,也靠铸铜钱发财胜过诸侯王。所以当时吴国、邓通铸的钱通行遍及全国,便产生了禁止私人铸钱的法令。

匈奴多次侵犯掠夺北部边境地区,汉朝驻扎在边境的士兵非常多,边境的粮食供应都不能满足应当食用的人的需要。于是,招募百姓凡能给边境驻军捐献和运输粮食的人授予爵位,最高的可以到大庶长爵位。

孝景皇帝在位的时候,上郡以西的地区发生干旱,又重新修订了卖爵位的法令,并且降低爵位价格用来吸引人们购买;以及囚犯和在监外劳作的人,可以通过向官府交纳粮谷赎罪。又增加修建牧场养马以便准备战争需用。同时,殿屋居室各种宫观建筑以及马拉的车舆等增加修造的也越来越多了。

到了当今皇上登位几年以后,汉朝建国以来的七十多年中间,国家没有战争太平无事,不是遇上水旱灾害,百姓就人人自给,家家富足,国都和边镇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国库也剩余大量钱财。京城国库的钱积累万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使钱多得没法计数。国家粮仓的谷物年年堆积,粮库堆满以后又装不下,只得在外边露天堆积,达到腐烂不能吃的程度。普通百姓家大街小巷都养有马,田野中间牛马成群,有人骑母马作客被排斥,不允许到一起聚会。守大门的人都吃细粮肉食,做官吏的儿子孙子都长大了还在继续做官,有的官吏就用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或称号了。因此,人人自爱,不轻易触犯法律,首先实行仁义做好事,而鄙弃去干那些耻辱的勾当。在这个时期,法网宽疏而百姓富有,倚仗钱财骄奢放纵,有的甚至达到兼并土地成为豪强恶党等一类人,倚仗势力在乡里独断专行。从皇帝宗亲到有封地的诸侯和公卿大夫以下,争着比奢侈,房室、车马、衣服的享受规格都超过上级,没有限度。事物达到鼎盛就衰败,这是必然的变化规律呀。

从这以后,严助、朱买臣等人招抚东瓯,发动会稽的军队向南越和闽越进军,江、淮一带一下就动荡耗费了。唐蒙、司马相如开拓西南夷,凿山通道一千多里,用来扩展巴、蜀的疆域,巴、蜀地区的百姓疲惫了。彭吴开道进入秽貊、朝鲜,设置了沧海郡,燕齐一带就纷纷然全部发动起来了。到王恢设计谋取马邑,匈奴拒绝和亲,侵犯扰乱北部边境,兵事连续没有和解,普天下百姓对于它的繁重劳役感到痛苦,但是战争却在一天一天扩大。行军出征的人带着干粮,后方居住的人还要负责继续运送,中原内外骚动而不断供应军需,百姓贫穷疲弊只有弄虚作假进行逃避,国家的钱财货物被消耗衰竭也不能满足供应。这样,便实行捐献物资的就可以充补官额,能出钱的就可以免除刑罪,选拔用人的制度慢慢地名存实亡了,无耻的人冒充廉正,武力强暴的人被举荐任用,法条严苛,律令完备。倡导谋利的朝臣从此开始出现了。

这以后,汉朝将领每年率领几万骑兵出关打击匈奴,直到车骑将军卫青夺回被匈奴强占的河南地区,才建筑了朔方郡城。正当这个时候,汉朝在开辟通西南夷的道路,参加劳作的有几万人,从千里以外挑着担子去运送粮食,大约是出发时十多钟(一钟六石四斗)的粮食运到时只剩下一石,于是,就散发钱币在邛僰一带用来收集粮食。经过许多年往西南夷的道路还不通,蛮夷部族趁机屡次发动进攻,当地官府发兵诛杀他们。全部拿出巴蜀的租赋收入也不够用来支付这些费用,就招募强豪的百姓去南夷屯田耕种,收获的粮食交给当地官府,而在内地向京都内府支取粮款。向东开拓到达沧海郡的道路,人工徒奴的劳务费用和南夷差不多。又发动十多万人修筑城池保卫朔方郡,车运水运十分遥远,从太行山以东都蒙受这种劳苦,耗费几十亿上百亿巨资,国库越来越空虚了。于是,召募百姓中能交奴婢的可以终身免除劳役,是郎官的交奴婢可以提高品级,以及交纳羊群的可以做郎官,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