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1991年初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第2/5页)
"法律战争"从1991年初开始日趋尖锐。不仅在波罗的海、格鲁吉亚,就是在俄罗斯也接续不断地通过违背苏联法律的新法律、法规。例如,俄罗斯议会通过了自己的退休法,俄罗斯违背联盟法律规定,从1991年3月1日起单独提高了退休金,但从哪儿弄这笔钱呢?俄罗斯政府坚决要求苏联政府重新分配预算和税收,以便使俄罗斯处于有利地位。俄罗斯还通过了允许私人拥有生产工具的法律,但联盟立法却没有这项法律,俄罗斯还取消了个人副业税等税种。
罢工运动在国内也不断增多。顿巴斯、库兹巴斯、沃尔库达、萨哈林州、罗斯托夫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煤矿矿工纷纷开始罢工。很多煤矿在提出经济要求之后又增加了政治要求--首先是苏联政府辞职,还提出将煤矿从联盟机构直接管辖改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管辖的要求。还有一些矿工来到莫斯科,在俄罗斯饭店附近支起帐篷,宣布绝食。
戈尔巴乔夫周围的亲信和强力部门对他无动于衷表示不满。但他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呢?戈尔巴乔夫的某些顾问建议他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专心致志地当好苏联总统。但这一步骤能有什么结果,这种做法的优势在哪里呢?如果党内还有个人魅力出众、拥有行动纲领的知名领袖,这种措施还有一定意义,但苏共中央根本就找不出这样的领袖,那里都是一些党的官僚。宪法第六章取消以后,苏共中央委员会机关不再是苏联的政权机构,州、区地方党委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行使政权职能,因为当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其他管理体系。但在莫斯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不光莫斯科市委,就是俄共中央和苏共中央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戈尔巴乔夫辞去党的职务只能加速党的危机,但不会提高总统的威信和地位,因为他这个总统不是人民直选的,而是人民代表大会按着苏共中央的建议安排的。
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整个社会对戈尔巴乔夫的信任持续不断地下降。1990年初,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在60%~70%之间,可到当年年底就降到20%。1991年头几个月,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持续下降--15%, 13%, 10%。莫斯科的一个报纸这样评价:戈尔巴乔夫的知名度已经达到如此地步,几乎没人听他讲话,他可以机敏,也可以愚蠢,可以好,也可以坏,反正人民对他已经不感兴趣了,对他也不寄予任何希望了,这就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④
西方政治圈对苏联局势越来越担忧,戈尔巴乔夫在西方的知名度此时还很高。我1990年4月第一次访问意大利的时候,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叶利钦当时正在意大利访问,当地媒体对他表现出很大兴趣,但他与戈尔巴乔夫享有的威信还无法相比。戈尔巴乔夫的画像到处都有,甚至挂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在罗马和博洛尼亚的大街上立着很多大牌子,上面画着半裸的姑娘,旁边站着戈尔巴乔夫。我问翻译:"咱们总统在这儿算是怎么回事啊?"翻译说:这是广告,上面的广告词是:请选购我们的牛仔布料吧!它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坚固、可靠。但是,到了1990年的年底,西方的报纸已经充斥戈尔巴乔夫的讽刺漫画,把戈尔巴乔夫描绘成向美国总统布什祈求恩赐的乞丐,还有漫画把戈尔巴乔夫画成徘徊在"保守主义"和"极端主义"两大巨人之间的小矮人。在德国,戈尔巴乔夫被评选为1990年度"最佳德国人",德国政治家当然拥有授予戈尔巴乔夫如此头衔地充足理由。但是,在莫斯科左派极端分子组织的示威中,画像上的戈尔巴乔夫却是穿着苏联军队的制服。1990年12月,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挪威向戈尔巴乔夫授予了199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戈尔巴乔夫自己承认,他在获奖以后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个祝贺电,但他同时也收到来自祖国各地的几千个诽谤电。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后来写道:他当时根本没法把大部分来电和信件都放到戈尔巴乔夫的办公桌上。政治学家基瓦向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戈尔巴乔夫配不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的,与很多在世的国务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相比,戈尔巴乔夫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但戈尔巴乔夫作为改革者的命运却不怎么好。改革派肩负着特别沉重的负担,他们的道路充满艰辛和荆棘,改革道路弯弯曲曲,而且十分危险,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⑤这种结论是没有充足根据的,因为很多东西都将取决于改革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戈尔巴乔夫在周围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完全不同于他在改革之初所描绘的那样美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