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得罪知识分子
什么是知识分子?给他一个定义很难,通常我们是指使用脑力劳动的一群人。马克思强调,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我们在这里并不探讨这一哲学问题,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历史的发展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将不能进行,对于革命同样是这样。
回顾中国朝代更替的历史,有两次是农民起义成功而建立新王朝的,一是汉朝,一是明朝。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原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文不出众,武不惊人。沛县起兵时,身边仅有350人。经过三年征战,一直打到咸阳,灭了秦王朝,兵力发展到十万,号称二十万,紧接着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万夫之勇,是一员猛将,且占有梁楚九郡,拥有精兵五十万,号称一百万。而此时的刘邦被封为汉王,仅占有巴、蜀、汉中小块土地,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反复较量,刘邦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垓下一战最后消灭了项羽的有生力量,项羽不得不在乌江自刎。
刘邦是不屑读书的,项羽也是读书不成,去学剑。但是楚汉之争,关键还是在于知识分子的较量,主要是谋士集团的力量对比。数数刘邦身边,杰出的谋士有:郦食其、陈恢、张良、萧何、陈平、辕生、陆贾等,都是早年爱读书、有大志、深明韬略、足智多谋之人,而刘邦对他们也能知人善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在秦末军阀争雄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胜过千军万马。而在建国之后,则更需要依靠知识分子完成对国家的治理,连定朝仪这样的事,刘邦也不得不求助于知识分子叔孙通,朝仪一定,朝廷井然有序。
朱元璋对于知识分子,更是倚重,专门派出手下,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四处打听哪儿有读书人。听说朱升很有学问,朱元璋就学刘备三顾茅庐,“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听说镇江的秦从龙学问很大,朱元璋特地派侄儿朱文正和外甥朱文忠前去邀请,并特意远出南京城门迎接,安排他和自己住在一起,“事无大小,悉与咨谋”。每年秦从龙生日,朱元璋“皆有赠遗,或亲至其家,与之燕饮,礼遇甚厚”。刘基“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朱元璋让处州总制孙炎派人力请,又让刘的朋友陶安和宋濂分别赠诗劝说,终于把刘基请了出来。大喜过望,专门建了礼贤馆给刘基等人居住,跟刘基说话,从来都称“老先生”,在给刘基的信中这样开头:“元璋顿首奉书伯温老先生阁下”,语气恭敬虔诚得无以复加。面对谦虚、热情、耐心、豪爽而又推心置腹的朱元璋,知识分子纷纷说,“吾辈今有主矣”,死心塌地为他卖命。朱元璋的投入获得了百倍回报,使他最终从群雄中脱颖而出。方孝孺曾说:“地大兵强,据名号以雄视中国者十余人,皆莫能得士;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独能聘至太史金华公(宋濂)而宾礼之。”144
开国之后,为充实官僚队伍,朱元璋掀起了一次访求知识分子高潮。他继续以前的老办法,命人携带大量金钱分赴各地寻访人才,嘱咐使臣:“求贤之道,非礼不行……有司尽心询访,必求真材,以礼敦遣。”而对于“被征不仕”者,如江西贵溪的夏伯启、苏州的姚润、王谟等,“皆诛而籍其家”。为了使知识分子尽为其用,他发布命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145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效果十分明显,天下知识分子再也不敢东躲西藏,都老老实实出来为新政权服务。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注定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没有知识分子参与的革命。
的确,相对于刘邦和朱元璋,太平天国中确实极难看到知识分子的身影,从广西大山里走出来的老兄弟们,大多不识字。
杨秀清:“世代以种山、烧炭为业”,“从小种山烧灰,未曾上学,识字不多”;
萧朝贵:“幼时家境贫寒,无钱念书,不识多少字”,各处打工以开荒烧炭维持生计;
韦昌辉:虽出身“富厚之家”,“颇知文义”,但同样也是在县试中就名落孙山。
林凤祥:北伐主将,小时就是一个管教不严而放荡不羁的孩子,后曾“混迹江湖”,“设肆卖卜”;
胡以晃:五虎上将之一,出身富户,读书不成,学习武艺,得进武学,成了一员武秀才,说到底也是一个粗人;
秦日纲:天官丞相,幼时家境赤贫,所以自幼与人做工,加入拜上帝教时只是一名矿工或乡勇;
李秀成:自幼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于是种山帮工就食,十岁之上,“俱自与父母寻食度日”的苦难生活也不可能使他有多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