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第2/8页)
如果非要在曾国藩身上挖出成功学的东西,那就是忍术。
可怕的湘军
团练和乡勇是清朝兵制下的产物,正规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不得已才招募各地的乡勇。
清朝靠八旗兵起家,入关之后,八旗兵战斗力越来越低。三藩叛乱时,康熙主要靠绿营兵镇压了这场叛乱。从此以后,八旗兵的战斗力越来越低。为什么?因为清廷一直把八旗当做是家底,不随便拿出来用,但工具不用都会生锈,何况是兵团。
乾隆后期,在讨伐白莲教时,迫于形势需要,发展出团练和乡勇。没想到这个发明还真的应了时代的需要,以后每逢战争都会训练一批乡勇。
从乡勇团练到湘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完成这段距离的正是曾国藩。值此乱世,湖南盛行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在清朝,湖南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但湖南人天生有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
江忠源还活着的时候,曾国藩就建议训练一万人,一举拿下天京。这一万人就是湘军最早的骨干,如何治理这支军队呢?
曾国藩是这样说的:“带领湘军的小头目,第一要求能够治理百姓,第二要求不怕死,第三要求不在乎功名利禄,第四要求能够吃苦耐劳。”曾国藩用人最注重忠义血性,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所以他最怕用那种智巧的人,更怕用像自己城府这么深的人。曾国藩不愧是一个深邃的领导者。
在湘军的将领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读书人当将军的比武夫多得多。还别说,真管用,这些读书人都是曾国藩精挑细选出来的,也许拎不起斧头,但是骨头都是很硬的。
曾国藩对士兵也有严格要求,优先选择年轻力壮的农夫,如果会玩一些兵器的更好,但凡油头滑面的一概不收。有市井气(市民气、俗气)的也不收,有官僚气的更不收。曾国藩本身是个官僚,居然如此歧视官僚,这个人做领导简直到了化境。
为了防止士兵们逃亡,曾国藩在招募的时候就各个营官到自己老家去招兵,这些兵的家庭住址父母兄弟等信息全都记录在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点名时人不在,行,到你家里去找。曾国藩用书生管理农民,确实很有创意。
为了保证将士们英勇作战,曾国藩还提高他们的薪水。曾国藩的钱哪来的?小部分是清廷拨款,大部分还是自己筹措的,在筹钱这块,他有一个智囊团,可以从各种途径获取银两。刘蓉和郭嵩焘都是理财和搜刮的高手。所以,湘军的拿的钱有绿营兵三倍多,连打仗都受经济规律影响啊。
至于将士的薪水,曾国藩是这样安排的:带五百人,一年可以拿三千两银子,依次递增,如果能带一万人,一年可拿六万两黄金。这种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只要你有本事,不怕死,就有可能发财。
曾国藩这人还挺有创造力,雍正无中生有创立个军机处,他曾国藩也创立了一个营务处。营务处相当于一个参谋机构,专门负责培养军事人才,相当于军营里的军校。
曾国藩管理将领有四字秘诀:勤、恕、廉、明。所谓勤就是说当将领的一定不能懒,将领一懒,军纪就会涣散,凡事都要亲临第一线,了解种种细节,然后再作决定。所谓恕就比较难理解了,大家应该凶狠才对,为什么要强调恕呢?曾国藩认为大家都是湖南人,都是乡亲,应该亲如兄弟,不要动不动就责打士兵。所谓廉很好理解,当将领的一定要廉洁奉公,这样士兵才会卖力。所谓明就是要明察秋毫,不能被下面的人糊弄。
在军中,曾国藩号召大家要吃苦耐劳,提出了四耐: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时,借鉴了戚继光的经验,同时结合清朝现有的兵制。曾国藩以营为基本定编单位,初设每营三百六十人,后设五百人。在每一个营中,十人为一队,但实际上一个队有十二个人,还包括队长和斯养,斯养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其实就是一个烧饭洗衣服的,打仗中也需要这样的人。八个队又组成一个哨,在每个哨中,第一队和第五队配备抬枪,抬枪大概有三十斤左右,相当于那时候的重机枪。二、四、六、八队配置大刀和长矛,第三和第七队配置小枪。四哨为一营,营官除了指挥四哨之外,还有六队亲兵,第一和第三队亲兵是炮手,二、四、六队用的武器还是刀和矛,第五队是长枪队,没有哨长,亲兵总共七十二人。
一个营里,各个兵种搭配比较均衡,就好像一道营养均衡合理的菜,上了战场自然有威力。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增加了长夫制和帐棚制。打仗并不简简单单就是拿起武器上战场卖命,除了卖命之外,它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清军中,没有专门用来搞后勤的士兵,后勤也不光是运粮草做饭那些,有时候还包括修筑河工、守护好漕运等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