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恐龙复活
能让我不仅记住剧情,还记住当时环境的电影并不多,其中就包括《侏罗纪公园》。部分原因是,我是在城市中心的巨幕影院观看的这部电影,而不是普通的电影院;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放映厅。尽管做了铺天盖地的警告,就连导演斯皮尔伯格也告诉观众他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看这部电影,但在恐龙的诱惑下,许多家长在没有意识到这部电影有多惊悚的情况下还是带着孩子们去观影。
如果你和中小学老师聊聊,就会知道恐龙对孩子们的诱惑力是多么大(即便是紫色的恐龙)。这些已经绝种的神奇动物的吸引力仿佛宇宙真理,如果科技条件允许,使恐龙复活,再现《侏罗纪公园》里的场景将非常受欢迎。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和科幻作品中的恐龙复生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乍看上去,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任务,想都不用想。要克隆恐龙,我们需要恐龙的DNA(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个无比复杂的超长链分子家族,还有稍微简单一点儿的类似物——RNA(核糖核酸),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核心。DNA的名字听起来并不复杂,它的组成也比较简单,有点儿像积木玩具——合理的排列组合会构建出非常复杂的结构。比如,人类的1号染色体虽然不是自然界里最大的,但却是人体里最大的染色体,大概包含100亿个原子。
在这些科幻作品中,DNA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分子能决定物种的结构。从最小的细菌到蓝鲸,每个生物的细胞里都包含DNA。生物的细胞里包含的DNA分子叫作染色体,比如人类有46条染色体,两两一组共23对。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染色体会给生物编码。我们让侏罗纪公园变成事实的唯一方法就是获得完整的恐龙DNA,但这谈何容易。事实上,我们获得恐龙遗骸的机会很小。这些令人惊奇的生物在2亿年前统治着地球,大约6 600万年前灭绝,现存最接近恐龙的生物是鸟类。正因如此,我们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源于6 000多万年前就埋在地下的化石,但化石无法为我们复活恐龙提供足够的信息。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看过霸王龙、三角龙和其他著名恐龙的骨架,但这些完整或者半完整的骨架非常稀少。大多数时候,考古学家只能发现很小的残片,要像宇宙学家一样把恐龙的相关信息拼凑在一起,才能得到我们普通人想看到的结果。
“真正”地看到恐龙无疑是《侏罗纪公园》的噱头之一。我们已经习惯了计算机成像,我们期待看到骑着龙的哈利·波特和遥远的星空战争都像照相机拍出来的一样真实。在《侏罗纪公园》以前,恐龙的形象都像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版《金刚》电影一样(不要问我为什么恐龙和超级大猩猩一样,动画师就是这样设计的)。尽管这些模型由美国特效大师威利斯·奥布赖恩和他的门生雷·哈利豪森精心制作,但它们看起来仍然笨拙、生涩、做作。然而,《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和真正的动物毫无差别,从恐龙在野生动物园与人类的首次戏剧性相遇,到迅猛龙出现在厨房里的经典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这种对恐龙准确又细致的刻画也被用于自然历史方面的电视节目,就像在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6集电视系列片《与恐龙同行》里那样。这个技术让我们能进一步享受恐龙带来的快乐,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问题。由于有关恐龙的信息非常有限,所以很多细节都是我们猜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只有恐龙化石和其他二手资料,这些证据都不可靠。不只是《侏罗纪公园》,很多纪录片里都包含科幻内容。
比如恐龙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并不确定。我小时候曾经废寝忘食地制作塑料恐龙模型,我那时候以为它们就是典型的深绿色、棕色或者灰色的。从那时起,就一直有人猜测恐龙的皮肤其实有可能是更复杂的颜色。这绝不是瞎猜。对于一些特殊案例,我们确实能找到一些小规模的证据。但总的来说,对于恐龙的颜色我们还是以猜测为主。与之相似的还有,纪录片里对家庭生活和抚育幼崽的描绘,基本上都是毫无证据支持的猜测。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一直以为恐龙是变温动物;现在我们认为它们应该是恒温动物,部分原因是它们和鸟类的亲缘关系比我们之前预想的更近。
还有恐龙的叫声。我们都知道恐龙的声音和公象差不多,但其实这个观点一点儿依据都没有。恐龙的叫声源于科幻作品,而不是考古学事实。还有观点认为最著名的肉食动物霸王龙其实是腐食动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恐龙的看法伴随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处于猜测阶段。没有什么比那些银幕上的迅猛龙更能说明这一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