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三章 生死关头

夕阳西坠,染红了陶波湖旁边的图哈华和普克帕普两座山峰。俘虏们又被押回到神庙。在瓦希提山脉的峰峦被第一缕曙光照亮之前,他们是不能离开这里的。哥尼纳凡及同伴虽然现在惊魂甫定,但面对死亡,心情无比沉重。在告别人世前,大家还是一起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

“即使我们现在面临着死亡,也要打起精神来,千万别垂头丧气,让那些野蛮土著见识一下我们欧洲人视死如归的气度。”哥尼纳凡鼓励大家说。

晚饭后,海伦娜夫人高声诵读起了晚祷词,同伴们都脱下帽子跟着她一同祷告。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谁都会想到上帝。祷告结束后,同伴们互相拥抱,仿佛是在作最后的祝福。

玛丽小姐和海伦娜夫人走到神庙一角的草席上躺下。睡眠能让人抛开一切忧愁烦恼,很快她们都感到眼皮子越来越沉。俩人相拥而眠,由于连日来担惊受怕,疲惫不堪,她们实在支撑不住了。

见女士们入睡了,哥尼纳凡把同伴们叫到一边,对他们说:“伙计们,现在,我们的命连同这两个可怜女人的命就都掌握在上帝手中。如果出于天意,我们明天必死无疑的话,我相信我们都不会愧为基督教徒,会勇敢面对死亡,毫无惧色地接受上帝的最后审判。上帝会明白我们的心意的,他知道大家追求的是一个崇高的目标。如果等待我们的不是成功,而是死亡,那也是上帝的旨意。就算他的旨意再怎么严酷,我死而无憾。不过,在这地方,恐怕还不是一死了之的事情,还要遭受酷刑和百般的凌辱,只可怜我们的两位女士……”

在此之前哥尼纳凡一直语气铿锵有力,可提到两位女士却一下子哽住了喉咙,他沉默了片刻,抑制住自己的情感,然后对年轻的船长说:

“约翰,海伦娜夫人请求我的事,你也答应了玛丽,你打算怎么办?”

“我答应她的事,”约翰·蒙格尔斯回答,“我相信在上帝的垂鉴之下,我是能够实现自己的诺言的。”

“是的,约翰!只是我们手无寸铁呀!”

“我这里还有一把匕首,”约翰拿出给爵士看,“是那喀拉特德倒下时,我从他手中夺过来的。爵士,我们俩谁后死,谁就完成海伦娜夫人和玛丽小姐的请求吧。”

说完这些后,棚子里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后来,是少校第一个打破了沉寂,他说:“朋友们,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采取这种手段。我就不信我们真的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了。”

“光是我们几个大男人,我并不担心,”哥尼纳凡急忙解释说,“到了那一步,我们怎么也得豁出去,拼他个鱼死网破,痛宰这帮混蛋不可!可是还有两位女士呀……”

就在这时,约翰稍稍撩起门帘,瞧了瞧外面,数了一下,瓦阿托阿总共有25个土著士兵把守着。他们还燃起了一大堆篝火,耀眼的火光照亮了寨子极不规则的轮廓,十分醒目。有几个士兵围坐在火堆旁;有些则一动也不动地站在离火远一点的地方,火幕清晰地影映出他们的黑影。站着的也好,坐着的也罢,都没有放松警惕,时不时地朝棚子这边看上几眼。

一般说来,在警觉的看守与想逃跑的犯人之间,机会往往会偏向于犯人,原因是一方比另一方更上心一些。把守的人有可能麻痹大意,可是囚犯却不会忘记有双眼睛在盯着他。犯人总是想着如何逃跑,而把守的人并没有时时想着如何防范。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意,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绝妙的越狱故事。

但是眼下的情况是:这些毛利看守却不是一些漠不关心的守门人,而是一些满怀仇恨、一心想要报仇雪恨的人。俘虏们之所以没有被五花大绑,是因为有25个土著人看守着瓦阿托阿仅有的一道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俘虏们插翅难飞。

瓦阿托阿神庙三面环山,背靠山寨尽头的一块岩石。前面仅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道通往寨子中心的那块平地。庙棚两侧都是陡峭的石崖,石崖下面是百多英尺的深坑。所以要从这两边下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坑底部巨石嶙峋。唯一的出口就是从神庙通往寨子中心的羊肠小道,但是它已经被毛利人守得死死的了。

总之,他们不论如何都是逃不出去的,哥尼纳凡在棚子的墙壁上敲敲打打过无数次,最终,觉得的确是无路可逃,不得不打消了这种念头。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焦虑与无奈重重地压着神庙里的俘虏们,让他们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夜幕笼罩了整个山寨。这天夜晚既没有朗月也没有明星,漆黑一片。瓦阿托阿四周狂风肆虐,吹得棚子的支柱嘎吱作响,棚外土著人烧的篝火被风一吹,燃得更旺,火光不时地射进棚里来,映照着俘虏们的面庞。他们个个黯然无神,各自沉沦在最后的沉思之中,棚子里死一般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