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四杰”都是仕途失意的下层文人,尽管得名于当时,但对宫廷诗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从武则天到唐中宗时期,诗歌创作以台阁大臣和他们周围的文人为主体。上官仪姿媚轻艳的遗风依然存在。宫廷里颂美君主的应制诗则一味讲究对偶和辞藻的雕琢,以致因过度追求典雅而走向生涩僵滞。但是格律诗却在这样的创作土壤中逐渐定型,五律的规范和七律的出现为盛唐诗声律的完备奠定了基础。

“文章四友”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友”之称始于他们年轻的时候。武则天后期,因为修编《三教珠英》,宫廷里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四友”也属于这个群体。武则天去世后,除苏味道以外,其余三人都在中宗朝得以复用。其中崔融(653—706)曾在武周和中宗时执掌诏诰之事,擅长碑颂表疏类大文章,“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旧唐书》本传)。诗却平易朴素,但成就不高。罗根泽先生认为《文镜秘府论》里提到的《唐朝新定诗格》的作者崔氏很可能就是崔融,该书对于诗歌声律的病犯、十体的分类以及对偶都有新的论述。如果确是崔融所作,那么他在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中也是有建树的。

李峤(?—712),先后在武周和中宗两朝为相,是宫廷应制诗的作手。他在参与编辑《三教珠英》的过程中写了120首咏物诗,诗题按照类书的编目排列,是一部以诗体撰写的“作诗入门”的类书,它采用大型组诗的形式,把唐初以来人们最关心的咏物、用典、词汇、对偶等常用技巧融为一体,以基本定型的五言律诗表现出来,给初学者提供了便于仿效的创作范式。天宝年间张庭芳为之作注,“欲启诸童稚”。后来这组诗又传入日本,成为平安时代传入的中国三大幼学启蒙书之一。这组诗的出现,说明初唐五言律诗到武周后期已经成熟。李峤不但对五律的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他的长篇七言《汾阴行》在当时被采入乐府歌唱,诗里对比了汉武帝全盛时期祭祀汾阴的烜赫场面和去世以后的凄凉冷落,最后一段说:“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祇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据《开天传信记》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奔蜀之前,使花萼楼前善水调者唱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其实李峤诗里的兴亡盛衰之感在初唐歌行中很普遍,也是初唐诗最动人的地方。

苏味道(648?—705?)也曾在武周时为相,多应制之作。但有些小诗能真实地反映出初唐的社会风情。如《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3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诗描写长安城的元宵之夜金吾开禁任游人赏灯的热闹景象。当时西域的灯轮已传入内地,“火树银花”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树状的灯轮。地上的灯火与天上的星月交相辉映,游妓打扮得像桃李花一样秾艳,游人边走边唱《梅花落》曲,“李”、“梅”都与正月早春的景色暗中关合。全诗措语简妙,而能概括满城灯火辉煌、满街歌声笑语的气氛和场面,错彩镂金之中自有韵致流溢。

杜审言(646?—708?)字必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官职不高,在武周宫廷的时间也较短。中宗即位时虽一度被流放,但不久召还,任修文馆直学士。他的诗存四十多首,多数是五言律诗。也有少数平仄尚未调协的七律。但诗歌气度高远、神情圆畅,如《春日京中有怀》写自己落第失意之情:“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由今年“愁思看春不当春”的苦恼中生出明年春色加倍还人的妙想,以双关的语义暗示明春必定得第的充分自信,写得十分神气。他的五律善于将复杂的构思和较深的含蕴凝聚在简洁的构句中。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全诗气象宏丽,境界开阔。梅柳、黄鸟、绿苹都沐浴在和暖的淑气和明亮的晴光里。“云霞”一联,思致尤其新鲜:江北春迟,江南春早,现在江北也都梅开柳绿了,那么春天不就像是渡江过来的吗?杜审言对景物动态观察深细,很注意在写景中把握微妙的感受和意趣。如“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其二)写出青丝紫蔓在雾气和轻风中延伸卷曲的优柔轻扬之感;“烟销垂柳弱,雾卷落花轻”(《春日江津游望》)则通过烟柳雾花的姿态表现了江南春意融融,令人慵倦的情致。《夏日过郑七山斋》也是他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