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诗词序跋
(一)《北山楼校定断肠词一卷》序引
梅雨不住,楼居无俚。取四印斋刻况蕙风校补《断肠词》阅之,觉取舍之间未为精审,祛疑辨伪,复无判断。因检箧中诸书,重为校订,写定词二十六阕。有一二词在进退之间外,此皆无可疑矣。
朱淑真词有《断肠词》一卷,见《直斋书录》,久已亡逸。又有《断肠诗集》十卷,宛陵魏端礼辑,钱塘郑元佐注,此书未见刻本。
余尝得东莞莫氏五十万卷楼藏钞本一残帙,仅存第九、第十两卷,后附崑山慎轩氏胡慕椿新增《断肠词》一卷,有跋云:“淑真诗集脍炙人口久矣,其诗馀仅见二阕于《草堂集》,又见一阕于十大曲中,何落落如晨星也。既获《断肠词》一卷,凡十有六调,幸窥全豹矣。先辈拈出元夕词,以为白璧微瑕,惜哉。”
观此文似所获即毛氏《杂俎》本,盖“白璧微瑕” 语出自毛跋也。然检校文字,复小有异同,或尝用别本改定,此书卷尾有《纪略》一篇,文云:“淑真,浙中海宁人,文公侄女也。文章幽艳,才色娟丽,实闺阁所罕见者。因匹偶非伦,弗遂素志,赋《断肠集》十卷以自解。临安王唐佐为传,以述其始末。吴中士大夫集其诗二百馀篇,宛陵魏仲恭为之序。”
此文遣辞未达,夫《断肠集》十卷,即其诗二百馀篇也。仲恭,端礼字也。许鹤巢为况蕙风校本序云:“《断肠词》就《纪略》所著,原有十卷,至陈振孙《书录解题》仅存一卷,片玉易碎,单行良难。”
此即为《纪略》所惑,以十卷本为词集矣。王半塘跋云:“知佚词尚复不少,又间有羼杂,安得魏端礼辑及稽瑞楼注本,重付校雠。” 因知半塘亦未尝见魏辑十卷本,不知其为诗集也。
《纪略》称淑真为海宁人,《四库总目》据以著录,又辨其非文公姪女。然朱竹垞《词综》云:“淑真,钱塘人。” 张泳川《词林纪事》又云:“钱塘人,世居桃村。” 许迈孙刻《断肠词》于《西泠词萃》,冠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径改“海宁女子” 为“钱塘女子” ,此皆不知其所本,安得王唐佐撰传,详其身世乎。
淑真词固不能胜魏夫人、易安居士,然当时既有单行传刻,亦尝脍炙人口。今其本不传,遗文零落,掇拾所得,仅此戋戋者。裒于一编,以存其书。昨岁余尝校理唐女冠李秀兰集,其志同也。
丁巳五月十日 施舍
(二)《北山楼诗》自序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诗,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海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下才,学或未至,乃取东坡、山谷、宛陵、茶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
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
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宋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
戊午人日北山施舍
(三)《陈子龙诗集》前言
明清之际,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甲申(1644)三月,农民军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接着是清兵入关,李自成战败,建立不久的大顺政权迅速瓦解。清兵南下时,江南人民抵抗之激烈,为史所仅见,致使阶级矛盾退居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江南各地义师纷纷兴起,许多爱国志士奋身参加抗清斗争。
那个时代,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是屈膝投降,还是坚决抵抗,摆在面前是两条道路,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史可法、杨廷枢、侯峒曾、黄淳耀、夏允彝、黄道周、杨廷麟、万元吉、张国维、吴易、吴应箕、杨文骢、张煌言、瞿式耜、张同敞等,走的是抵抗道路;钱谦益、王铎之流则反之。陈子龙不负平素抱负,到此家国危急关头,毅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他在《报夏考功书》中,以血泪斑斑的词句,沉痛地向殉节的亡友吐诉自己矢志报国的心愿。后来,他果然实践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