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决人生焦虑的小学问 在别人焦虑的时候学习,在别人学习的时候焦虑

马薇薇

和你一样,焦虑也是我的生活日常。最近就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焦虑——减肥。

要知道,“胖”就像狡猾的土匪,偷偷摸摸地把你诱进伏击圈,然后突然蹿出来,拿着高音喇叭冲你嚷:里面的胖子听着,你已经被包围了,抵抗是没有用的!

但是我倔强。在焦虑时,我有一个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习惯——学习。

当你被焦虑包围时,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是该抵抗还是该接受?手头有什么资源?可以向谁求援?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是什么?该从哪里做起?——发现没?当你把焦虑拆解成这些具体问题时,你其实就已经不是在焦虑,而是在分析了。分析问题,恰恰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真的,焦虑是专心学习的巨大动力。 要不是因为“减肥”产生焦虑,以我文艺青年的本性,才不会系统地思考“自律”这个问题。你们可以直接跳去看第四章,里面有很多都是我的血泪教训和亲身体会。当时我哭着嚷着要把这个放在第一章,未果。还好我自律,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认了。

但我还是要说,《小学问》这本书从哪里读起并不重要。因为它本来就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焦虑出发,给你提供最实用的、小中见大的学问。 如果你最焦虑的是“胖”,背后是自我管理的问题,请直接去读第四章;如果你最焦虑的是“穷”,背后是对挣钱的理解问题,请直接去读第三章;如果你最焦虑的是“被忽悠”“低效率”“注孤生”“小透明”,可以去读第二、五、六、七章;最后,如果你本就是一个很“丧”的人,觉得焦虑本身才最值得焦虑,那么第八章最适合你。

总之,别人焦虑时,你得学习。知道问题在哪里,哪方面要提高,哪方面可以解决,哪方面只能死撑。把焦虑弄明白,是唯一让你不焦虑的方式。 不过,千万别误会,我其实也不是什么爱学习的人,因为我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别人学习时焦虑。什么意思?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传统的“知识体系”跟正常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颠倒过来的。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遇到困难,有了焦虑,才会想办法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焦虑驱动”的过程。但是,为了确保严谨,大多数专业书籍却都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以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的。 比如说,大多数教科书开头都会提出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模型,可你直接拿去用,一定会出错。这时,老师会再告诉你,其实还有很多例外情况,而它们又对应着别的一些原理和模型。结果,除非你一直学到底,否则根本谈不到实操。说白了,写书的人明明心里想着小鸡炖蘑菇,却必须从动物学和植物学开始讲,等你毕业好多年才意识到——原来最开始讲的就是食材和调料啊!

有没有觉得很尴尬?我们本来是遇到了实际困难,抱着“长点儿本事”的心态来学习,可是进去才发现是个巨坑,爬出来比进去还费劲。很多人变成书呆子,就是因为挣扎着往外爬的时候,已经忘记自己当时是为什么要进来了。求知固然需要静下心沉住气,但与此同时,也要始终记得你最初是因为什么而焦虑的。所谓“带着问题读书”,不就是“带着焦虑读书”的意思吗?

所以,在很多人安心攀登知识阶梯时,我反倒喜欢上蹿下跳,以“小学问”的方式问自己,这些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用某个问题来串起一系列的知识?你在阅读这本书时会发现,它涉及诸如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但又没有哪个知识点是以“某某学科”的方式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以“积木”的方式,重新整合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框架下,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最关心的都是身边那点儿事,与其再帮你建构一个体系性的大道理,倒不如就你真正关心的问题教几招“小学问”。

事实上,即使是在传统教育内部,也存在这种“把大学问做小” 的趋势。比如最近几年方兴未艾的“开放资源课”,就是各个大学的老师网络联动,从现实世界最具痛点的问题出发去教授本学科的理论,强调学习材料的话题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真空环境”里研究问题。至于这会不会彻底改变教学方法,甚至反过来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准,这些问题留给学者去争论,我没有那么大野心。作为一个减肥爱好者,我只想告诉你,“自律”小学问,对我是有效的。

你的焦虑是什么?在这本书里,找到与之对应的“小学问”吧。